路政巡查中队到养护管理站“安家”
3月22日晚上11时许,209国道K1913+470处右侧发生了一起交通事故,恩施市公路管理局路政人员15分钟左右就和白杨坪管理站的养护人员赶到了现场处突。但按照原先的工作模式,路政人员可能一小时后才能赶到现场。
据悉,自3月下旬开始,恩施市公路管理局养护、路政两个部门真正成为了“一家人”。四个路政执法中队分别下驻到屯堡、三岔、白杨坪、草子坝等养护管理站,实行一门二牌,合署办公,共同管护640公里的国省干线,做到路政执法人员与养护生产人员同巡查、同劳动、同生活,以全面保障列养公路的完好、安全和畅通。这是今年该局推出的三大改革举措之一。
一条公路全面建成交付使用后,主要由公路管理单位的路政、养护部门进行常规管养。近年来,养护、路政不分家的管养模式是上级交通、公路管理部门大力倡导的工作举措之一,路政与养护部门虽然都是通过上路巡查方式来掌握所辖线路的动态情况,但由于受职能和专业技术侧重点的限制,在“各自为政”的传统管理工作模式下,往往存在工作重复、效率低下、资源浪费的弊端。
为此,该局今年明确了将路政巡查中队与基层养护管理站合二为一的改革思路,路政人员入驻基层养护站,与养护人员共同巡查和参与劳动;养护人员协同路政人员执法护路,二者能在第一时间内同时掌握公路安全通行情况以及违法涉路案件等信息,既提高了路政管理效能,确保及时制止、查处各种损害路产路权违法行为,又能把对公路的损坏控制到最小阶段,及时保障交通安全畅通。
据该局主要负责人介绍说,“中队下沉后,两部门职能优势互补,有效应对各类路面突出事件,全面提升了公路管理水平,能为社会公众提供出更为高效的公路服务水平。”
来源:恩施市公路管理局 通讯员:谭明涛、王莉
(责任编辑:曾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