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早上6:30,田宏彬、胡卫东、曾宪裕像往常一样,把贫困户的资料、档案装进背包,再带上些饼干、糖果作为干粮,徒步向贫困户家进发。
自今年1月以来,恩施州供销合作社联合社驻村工作队成员田宏彬、胡卫东、曾宪裕,便活跃在咸丰县唐崖镇何家沟村8个村民小组的田间地头、农家院落。他们吃住在村上,与贫困户群众交朋友,为贫困户出主意、跑项目、解难题,深受群众的欢迎。
咸丰县唐崖镇何家沟村共有8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大多分散居住。在不通公路的条件下,为了精准识别贫困户,田宏彬三人每天徒步活跃在村民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常一走就是一整天。
“山路、羊肠小道很常见,多数较远的贫困户单边步行需要50分钟才能到达。”贫困户群众也不会在家等着驻村干部的到来,对于田宏彬他们来说,扑空是常有的事情。
为了尽快完成入户摸底工作,田宏彬一行中午放弃休息时间,累了、饿了,就坐在山间的石头或土坎上,就着自带的茶水吃点饼干。“到了饭点,群众都会热情招呼我们吃饭,为了不给他们增加负担,我们一般都自己解决。”实在推不掉群众的盛情,田宏彬也会在走前把饭钱悄悄留下。
在入户摸底时,田宏彬一行会把国家扶贫政策详细讲于贫苦户,为贫困户出主意、解难题。7组62岁的周兴权一人独居在深山,房屋严重破损不能居住,田宏彬告诉老人,按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可以在村委会旁的集中安置点得到安置,改善居住环境;4组的张元清家房屋因年久失修,导致木质房屋出现严重倾斜,对其家人的居住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工作队员了解到其情况后,主动将其纳入到本年危房改造项目中,排除安全隐患,确保居住安全。
从驻村到现在,田宏彬一行的足迹遍布何家沟村,从精准识别贫困户入手,精心设计入户调查表,逐户调查摸底,帮贫困户出主意、跑项目、解难题,他们的干劲感染着当地的百姓,“有这样的驻村扶贫干部,我们也有信心了,以后的日子差不了。”
来源:恩施州供销社,通讯员:薛婷婷
(责任编辑: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