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蘑菇中毒诊疗规范(试行)

2016-07-28 15:41  

 一、筛查项目

(一)对象:有明确食用野蘑菇病史的患者。

(二)症状: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一般在进食后2-8h出现,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病程中出现呕血、便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出现少尿、无尿;出现烦躁、谵妄、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症状;在发病后24h-72h阶段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者。

(三)常规体检:重点观察脉搏、心率、血压、皮肤、粘膜、神志、心、肺、肝、脾检查发现的异常体征。

(四)实验室及特殊检查

1.血常规:特别关注血小板下降;

2.肝功能;

3.凝血功能:重点监测PT、APTT、纤维蛋白原;

4.肾功能;

5.尿常规:重点注意血尿、蛋白尿、管型;

6.心电图:心动过速、ST-T异常。

二、筛查结果处理

(一)有明确食用野蘑菇病史、有上述症状之一、相应体征,及以上实验室检查6项指标中有一项异常者,需住院治疗。

(二)有进食野生蘑菇,但没有以上症状和体征,且实验室检查无异常者,暂不住院治疗,门诊观察治疗。

三、住院诊疗方案

(一)重症患者(具备症状1条以上+体征1条以上+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2条以上)

1.标准

(1)症状:以下任意1条及以上

①早期出现消化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腹痛);

②呕血、便血、鼻出血等出血倾向;

③少尿、无尿;

④烦躁、谵妄、嗜睡、昏迷、抽搐等神经系统表现。

(2)体征:以下任意1条及以上

①心率>120次/分(儿童心率大于适龄儿童标准);血压<90/60mmHg(儿童血压低于适龄标准),或在基础血压的基础上短期内明显下降;

②少尿或无尿;

③意识障碍:烦躁、谵妄、嗜睡、昏迷、抽搐等;

④严重出血倾向;

(3)实验室检查及特殊检查:以下任意2条及以上

①肝功能明显异常:同时存在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增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增高超过正常值得10倍以上,或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1,或存在胆酶分离现象,或低白蛋白血症;

②凝血功能异常:PT延长超过3s、APTT延长超过10s、纤维蛋白原<2.0g/L、INR>1.5;

③CK/CK-MB超过正常值2倍、BNP/proBNP增高;

④肾功能异常:Cr>265μmol/L或每天增加超过88μmol/L;

⑤心电图:心率>120次/分(儿童心率>140次/分),伴ST-T改变;

⑥血常规:血小板<50×109/L;

⑦血气分析:严重酸碱平衡失调、电解质紊乱;

⑧彩超:提示肝脏进行性缩小;心脏射血分数<30%。

2.治疗意见

(1)强调早期治疗,病情许可情况下及时转入有条件医院治疗;

(2)早期血液净化治疗:

①血液灌流:适用于中毒早期患者治疗,特别是中毒24h以内的患者,血液灌流视患者病情可每12h~24h重复。

②血浆置换:适用于急性重症中毒患者早期,以及中毒后严重肝损害。建议成人每次置换量约2000ml,小儿50ml/kg,每24h一次,视患者情况可置换5次~7次。

③连续性血液净化(CRRT):适用于中毒导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以及伴有严重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急性肾衰竭患者。多采用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F),建议置换量不小于35ml/kg.h,置换方式前稀释及后稀释均可,有严重出血倾向建议选用体外枸橼酸抗凝。

④血液透析:适用于中毒导致的单纯急性肾损害,血肌酐超过265μmol/L以上或每天增加超过88μmol/L,或少尿2天或无尿1天。

(3)护肝治疗;

(4)早期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应用:甲基强的松龙60mg~120mg,静脉注射,每日1次,连用3天~5天;后视病情停药或减量;

(5)预防消化道出血:质子泵抑制剂;

(6)维持内环境平衡: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

(7)纠正凝血功能障碍:应用新鲜血浆、冷沉淀、血小板;

(8)抗休克治疗:有条件时,建议在血流动力学监测下进行;

(9)营养支持:能进食者早期给予流质饮食,随病情调整饮食;不能进食者可行胃肠营养;不能胃肠道营养者,行胃肠外营养。

(二)轻症患者

1.标准

未达到重症诊断标准。

2.治疗意见

(1)密切监测生命体征;监测尿量、皮肤粘膜黄染、出血情况;

(2)动态监测实验室指标:每2天一次;

(3)护肝处理;

(4)对症支持治疗;

(5)病情进展,达到重症诊断标准者,按重症患者处理。

(三)出院标准

临床症状缓解,生命体征稳定,相关指标复查好转,经相应的治疗小组综合评估可带药出院者,并定期随访。

四、解除观察标准

观察病例,在观察96h后复查常规监测指标无异常,解除观察。

 

来源:恩施州卫计委  

(责任编辑:郑承伟)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