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文化厅一行调研宣恩县民族村寨保护与利用工作

2016-07-27 16:33  

7月20日至21日,省文化厅党组成员、省文物局局长黎朝斌一行来到宣恩县,调研民族村寨保护与利用工作。

恩施州文体新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坤德,宣恩县委副书记、县长习覃,副县长邵爱华陪同调研。

黎朝斌一行先后深入宣恩县实地察看了观音堂、倒影桥、双月桥、小茅坡营苗寨、彭家寨、两河口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中武当遗址、伍家台贡茶园等文物古迹,并对民族村寨的日常防护、安防、消防等基础设施进行察看,详细了解了该县民族村寨的数量、分布、特色、历史底蕴及相关保护措施。

近年来,宣恩县高度重视民族村寨保护与利用工作,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强化管理”的方针,通过开展文物普查、编制保护利用规划、建立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成立文管所等方式,狠抓基础管理和各项保护措施的落实,使民族村寨保护工作不断完善,并通过民族村寨文化建设、打造民族村寨品牌和旅游产品开发,实现了部分民族村寨的保护与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的良性互动。

通过实地察看、听取介绍、查阅资料等方式,黎朝斌一行对宣恩县民族村寨的保护与利用工作给予充分肯定,认为宣恩通过结合传统风俗习惯,强化民族村寨的文化建设,将民族村寨的保护利用和产业发展相结合,不仅为当地居民带去经济效益,也保留和延续了原生态的风土人情、传统习俗。他希望,宣恩县在推进城镇化的进程中,要进一步加强对辖区内民族村寨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和增强当地群众的保护意识,及时抢救修缮已确定保护的濒危建筑物、构筑 物;要科学编制建设规划,加强民族村寨基础设施建设,既要满足游客基本需求服务,更要保持村落的原真性;要不断挖掘、开发民族文化资源,把少数民族村寨建设成为展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的“博物馆”和旅游区,真正做到在保护中利用、在利用中保护。

目前,宣恩县共有217处不可移动文物, 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彭家寨古建筑群),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0处,州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45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处(两河口村、庆阳坝村);中国传统村落4处(沙道镇两河口村、椒园镇庆阳坝村、长潭侗族乡两溪河村、晓关侗族乡野椒园村)。

来源:恩施州文体新广局网站

(责任编辑 朱晓涵)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