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6日,暖阳高照,春意盎然。来凤县三胡乡石桥村,农家古院,游人如织,杨梅果园,人头攒动。
石桥村坐落在杨梅古寨4A级景区内,蜿蜒盘旋的旅游公路穿村而过,古色古香的吊角楼错落有致,成片连块的杨梅果园郁郁葱葱,山水田园,风景宜人,春色美景,如诗如画。
“旅游因杨梅而兴,杨梅因旅游而活。石桥的特色优势在杨梅,我们要让家门口的杨梅果变致富果,杨梅树变 ‘摇钱树’。”村支书李成贵提起关于杨梅的话题,津津乐道。
春节刚过,二组贫困户邓永兴就扛起锄头,钻进杨梅果园,除草、培土、施肥。“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杨梅挂果离不开农家肥。” 邓永兴每年大量施用鸭粪等有机肥料,按时修枝剪叶,果子又红又甜,不愁销路。
地处山顶上后坡的杨梅果园,丰产面积近800亩,过去不通公路,运送肥料上山,采摘鲜果下山,全靠人工肩挑背驮。今年,借助精准扶贫好政策,乡村积极向上申报产业路项目,目前正在紧锣密鼓施工。“再过四五个月,公路通达杨梅园,游客可以上山采摘,批量的鲜果运输更加便利,今年杨梅收入过万元不成问题。” 邓永兴看好山顶上的几蔸“摇钱树”,劲头更足。
伴随杨梅古寨旅游的兴起,每逢双休日、节假日,从四面八方慕名前来观光旅游的游客络绎不绝。石桥村许多村民瞄准外来游客的“钱袋子”,开农家乐,养殖土鸡,种植无公害绿色蔬菜,趟出了一条旅游脱贫致富新路。
三组村民张开源有一手好厨艺。前年,他花了10万元整修自家房屋,平整了房前水泥院坝,开起了开源客栈农家乐,让远方游客流连忘返,生意日渐红火起来。春节前夕,村民邓老八从利川采购20多头黑土猪,推出“刨汤宴”项目,同时就地销售黑猪肉,每天游客络绎不绝,财源不断,荷包渐鼓。目前,石桥村开设农家乐12家,每户年均纯收入在5万元以上。
今年,村民们又有新思路、新谋划。依托乡愁,大力发展民宿经济,不仅把游客请进来,还要留得住,体验古寨民俗风情;房前屋后多种青菜、白菜、萝卜、土豆、红苕,不施化肥,不打农药,打造石桥“绿色蔬菜”品牌;游客入园自采杨梅,自酿杨梅酒,养殖土鸡、土猪,制作柴火豆腐等,客人们吃好了还可带走,靠在景区里卖山货、“土”货致富增收。
来源:来凤县委宣传部 通讯员:秦叙常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