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他们不免费给我送种子和肥料,我哪有能力种哟。”
望着长势喜人、绿油油的一片魔芋,恩施市屯堡乡罗针田村贫困户孙选碧脸上满是笑容。
孙选碧家的脱贫“点子”——两亩魔芋,今年仅此一项有望增收4000多元。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帮贫困户找穷根,为脱贫致富指路子、出点子,罗针田村推进精准脱贫的生动实践推动乡亲们向小康之路进发。
因户而异精准施策
“我们家全靠苏市长,没得他帮助,不晓得我们现在像么子样子”
恩施市屯堡乡罗针田贫困户向先元满怀感恩之心。
向先元口中的“苏市长”,就是湖北省、恩施州、恩施市人大代表、恩施市市长苏勇。
根据恩施市精准扶贫工作安排, 2015年—2016年精准扶贫工作恩施市市长苏勇联系屯堡乡罗针田村。
这是一份新的任务书,去年刚到恩施市任职的苏勇第一时间就此与向先元家结下了不解之缘。
向先元的大儿子刚毕业实习,小女儿读高一,全家收入主要靠丈夫在外打工,是典型的因学致贫,而且因为建新房,欠了9万多元的外债。
找穷根,指路子、出点子。苏勇到村后,与向先元交心谈心,鼓励她树立信心,好好供孩子读书,管理好茶园,利用自家的山林,养殖土鸡。
今年向先元茶园、养鸡可以增收3000多元,生猪可以增收近4000元。
欠债是向先元家脱贫的最大绊脚石,苏勇协调解决18000元资金。协调市三中为女儿减免了学费和生活费。
因户而异,精准施策。针对贫困户孙选碧家盖新房的情况,苏勇协调解决18000元资金。
引导利用山林发展林下经济,发展魔芋、土鸡种(养)殖。
协调农业部门为其送上410余斤魔芋种子和800多斤复合肥,种上2亩魔芋。
送农资、送政策、送技术、送医送药、关爱留守儿童……一系列帮扶活动接踵进行。
在市人大、苏勇的号召下,市经信局向方家台英杰茶业农业专业合作社40户社员赠送有机肥4000斤;
恩施市文体新广局向罗针田村委会赠送音响一台;
恩施屯宝生态农牧有限公司向6户贫困户,发放鸡苗3000只;
聚焦产业助力脱贫
一人脱贫不算脱贫,助全村致富才是扶真贫。
恩施市罗针田村是属于重点贫困村,贫困户399户1236人。
任务重、难度大,苏勇数次带队到村找穷根,为全村发展出谋划策。
“精准扶贫——人大代表在行动”主题活动走进屯堡乡罗针田村。
恩施市市政府办、市直机关工委、市政务服务中心等结对帮扶单位也参与进来。
敲定以特色优势产业为引擎推脱贫。
支持肥料9.9吨,帮助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种植油茶,改造老茶园1000亩。
引进茶叶加工企业投资200万元、茶叶专业合作社建厂,解决茶农茶叶销售问题,破解茶叶产业发展瓶颈。
引进圣希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近100万元建厂、建基地,带动15户贫困户发展食用菌。
引进恩施州新旺牧业有限责任公司,按照“公司加农户”的模式,培育养鸡大户2户,养殖2000只。
成立润禾、英杰两家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栽种茶叶500亩,帮扶贫困户23户;
成立团堡岭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9户贫困户发展土鸡1000多只。
购买桂花树、紫薇树、红豆杉,带领56户联系贫困户开展生态扶贫。
实施小额扶贫信贷25万元,助力1家专业合作社、3户贫困户发展生产。
因地制宜、长短结合发展产业,拓宽了贫困人口增收的主渠道,激发了群众发家致富的内在动力。
基础设施筑牢幸福路
脱贫攻坚,基础设施需先行。
苏勇积极向上争取,先后协调相关部门投入资金200余万元,改扩建倒龙至沙子门5公里公路,维修大竹园至火田湾8.3公里公路,硬化“318”国道至大淌组3.3公里公路。
投入资金80万元绿化、亮化、美化罗针田集镇人行道700米,打造318国道沿线特色村寨名片。
改造集镇农贸市场,形成小商品集散中心。
投资18余万元新增饮水过滤系统、更新消毒设施,解决集镇1300人饮用水水质不达标问题。
投资15万元建设水窖85口,解决了方家台、火田湾、土鱼河等边远地方1120人的饮水困难。
基础设施的改善提档、特色产业的引导助推、贫困家庭的精准施策,系列扶贫措施滴灌到根子上,罗针田村日新月异,2015年全村顺利完成116户407人的脱贫任务,今年将实现整村脱贫。
原题:(精准扶贫)扶贫之水滴灌到根上——市长苏勇的扶贫情结
来源:中国硒都网 见习记者 田仁超 通讯员 黄晓
(责任编辑: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