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恩施州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恩施州调查队联合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上半年全州经济运行情况。
恩施州上半年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稳中有升的发展态势,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80.74亿元,同比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42.06亿元,增长4.2%;第二产业增加值84.15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154.53亿元,增长9.6%。
上半年,恩施州农业生产克服自然灾害影响,实现平稳发展。在水电、建材行业稳定增长的带动下,全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全州接待旅游者2024万人次,同比增长19.3%,旅游综合收入122.4亿元,增长21.3%。全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18.96亿元,同比增长19.5%, 完成“上四下六”目标任务。全州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5.6亿元,同比增长12%。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19元,同比增长 10.5%;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03元,同比增长10.8%。
上半年,除全州GDP、固定资产投资、消费和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较快增长外,用电量、金融机构存贷款、客货运量等反映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先行指标趋势向好,以旅游业为引擎的服务业加快发展,以“互联网+”、“硒+”为代表的新经济正悄然兴起,居民消费升级明显等成为上半年经济发展亮点。
部分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好于一季度、在全省市州的排位比较靠前。上半年,全州生产总值居全省第八位,比一季度排位前进四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速高于全省6.2个百分点,居全省第五位;社会消费品零售增速高于全省0.6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六位;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均位居全省前列。
先行指标趋势向好。上半年,全州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3%,高于全省5.2个百分点。截至6月末,全州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速居全省第五位和第九位。公路、水路、航空、铁路客货运量均保持增长。
服务业发展较快。上半年,全州服务业增速达到9.6%,是三次产业中增速最快的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55%,位居全省市州第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7%,拉动GDP增长5.1个百分点,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服务业内部结构看,传统的交通运输业、批零住餐业 稳定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较快。
新经济正在兴起。全州上下积极推进“互联网+”、“旅游+”“硒+”,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简政放权大大提高了市场效率,“营改增”等进一步降低了企业发展成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力推动了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服务模式的蓬勃发展。截至6月底,全州实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746户,总 量居全省第一位;实有市场主体总量19.22万户,增幅居全省第四位。上半年,全州44家高新产业实现增加值4.21亿元,同比增长11.8%;全州 277户线上零售企业网售额1.13亿元,同比增长26.8倍;全州完成快递业务量1652.67万件,实现快递业务收入6018万元,同此增长59%。
恩施州统计局指出,当前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复杂多变,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恩施州经济发展和转型升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较多。受经济下行影响,完成全年目标任务难度较大;实体经济经营困难较多;项目投资隐忧增加;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等。这些困难和问题值得引起各地各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下半年, 要紧盯全年经济目标,鼓足干劲再发力,努力推动全州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朱扬
(责任编辑 朱晓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