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杨柳,是利川市曹旺珍家庭的代表。2016年,我们家有幸被授予“恩施州最美家庭”荣誉称号,这都缘于我婆婆对我们的言传身教。
我婆婆生于上世纪50年代初,从小受到的就是雷锋、白求恩、张思德、刘胡兰等先进典型的熏陶,接受忆苦思甜教育,培养了一种吃苦耐劳、积极进取的品德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在谋道供销社工作时,由于工作勤奋,认真负责,成绩突出,1978年,被省妇联表彰为“湖北省三八红旗手”。
1998年元月,我婆婆一家四口都下岗了。下岗后,婆婆觉得整个人一下子垮塌了。当时供销社的职工们思想也很复杂,上访的、抱怨的、吵闹的很多。婆婆是腾龙大厦的副经理,她觉得,下岗了,如果去找组织吵闹,就对不住组织的培养。既然国家政策如此,作为一名党员要积极配合国家体制改革。1998年3月,婆婆找亲戚朋友和同事借来6万块钱,创办了利川市蓝天幼儿园,带领14名下岗工人和待业青年创业。1999年12月,我和张建结婚,全家一起担负起幼儿园的发展重任。2010年,我们办起了第二个幼儿园——红缨幼儿园;2016年创办了第三个幼儿园——红缨旗舰幼儿园。三个幼儿园现在有近2000名幼儿,并解决了近130人的就业,是利川市规模最大的一家民办幼儿园。我们这个幼儿园属于“家天下”,园长由我和丈夫、姐姐和姐夫担任。为什么婆婆会放心把这份责任和重担交给我们这群小青年呢?缘于我们家有代代沿袭的好家风。
三代妈妈传承同一样美德
我婆婆待我像亲生闺女一样,她经常给我和姐姐讲她小时候的故事。
婆婆家一共五个姊妹,她是老三。因为是女儿,外婆对她们的教育特别严格。外婆虽然没有读过书,但她继承了外祖婆的优良品德,并把这些品德传授给我婆婆。婆婆经常对我说,外婆教育她:“做人做事都要有个好脾气,持家要勤奋勤俭、待人要恩宽,要精打细算、会开支。”婆婆成年时,非常尊敬哥嫂,善待哥嫂。
外婆对她说:“要让哥哥嫂嫂喜欢,要讨弟弟弟媳欢心。你回娘家才有人给你一碗饭吃。”外婆教育她:“做任何事情要有始有终,不能半途而废、不能有头无尾”,等等。婆婆长到十七八岁时,外婆又对婆婆说:“出嫁了要对婆家屋里所有的人都好,特别是对婆家出嫁了的亲人要好,因为你是她的娘家人。”外婆还说:“娘家的饭只吃得饱,婆家的饭才吃到老”,“娘家的东西,眼睛大只能看一眼,肚子大只能装一碗”,“在婆家要过三个六月九个冬,婆家人说你能干你才算能干”。
外婆的话就像地里的庄稼一样朴实,像春天的细雨一样滋润,不知不觉把一些好思想好品德灌输到了我婆婆的心里,婆婆把这些品德体现在自己的言行里,影响着我们。
我婆婆与公公结婚40多年从来没有吵过架,总是相敬如宾。婆婆在把外婆的许多美德传给了姐姐的同时,也教给我很多的美好品德。我姐姐在她婆家,也是把婆家的亲人放第一位。她为人同样心地善良,为人正直,热情大方,受到婆家所有人的尊敬。现在,我姐姐也做了母亲,她也用婆婆教她的方法来教育一双儿女。外甥和外甥女非常听话、懂事、乖巧,讨人喜欢。在我们家里,钱不是最重要的,人的价值才是最值钱的。我们三代妈妈同样传承着“克勤克俭、忠厚传家、宽厚待人”的美德。“勤俭持家、宽厚待人”就是我们的家训。
三个婆媳讲述同一个故事
我公公在父辈中排行老二,他们有三个兄弟姊妹。我奶奶是个远近闻名的能干人,人称张二娘。我奶奶看到别人家婆媳总是吵吵闹闹,她就劝别人,吵完闹完婆婆还是婆婆,媳妇还是媳妇,何必让别人看笑话呢。一家人要和和气气,和气生财。听介绍,婆婆和奶奶一起生活了23年,从来没有红脸说过话,总是轻言细语,有礼有节。偶尔发现奶奶不高兴,婆婆就和公公商量:“如果你把妈得罪了,我就来圆个场;如果我把妈得罪了,你就来赔个不是”。她和奶奶还有个默契,她们从来不在背后说对方的一句坏话,相反还总是在背后相互夸对方的好。婆婆讲,他们修房屋时,奶奶60岁了,那时是冬天,婆婆早上起来把煤炭炉火生好,然后,把水烧到炉子上,把面条端到炉子上放好,才去工地忙乎。奶奶过生日,婆婆给奶奶买衣服,总是两娘母一起逛街,奶奶看上什么衣服就买什么衣服,从来不管价钱高低。
婆婆对公公的亲人也视同自己娘家亲人。2012年,我公公的堂弟想买三万六一份的养老保险,但他一分钱都没有。他给我婆婆打个电话,意思是帮他垫钱买份保险。婆婆二话没说,就给他买了养老保险。婶婶徐慧碧感动地说:“嫂子,不是说你给我们家的买了保险我才说你好,你平常对我们的关心关爱真的和我父母对我们一样好。”
我老公的大婶得了偏瘫病,去年,她来我家里玩,婆婆热情接待她。说起这个大婶也有一番故事。1976年,我们的大伯在煤厂因瓦斯爆炸去世了,这个大婶又找了一个丈夫。但我婆婆一家并没有疏远她,还是把她和那个伯伯当亲人。那天晚上,她到我家后,婆婆看她穿得脏兮兮的,身上还有臭味。坐了一会,婆婆搀扶她去上厕所。天啦,脱下裤子后,婆婆发现她身上、裤子里都是粪便,干的湿的都有。婆婆小心地问她:“你没有揩过屁股啊?”大婶说:“我手都转不过来,怎么揩哦?”婆婆等她上完厕所后。立即帮她从头到脚冲洗得干干净净,还把自己的一身衣服给她换上。幼儿园厨房的师傅们看见了,感动地说:“曹园长太好哒!我们回去也要好好孝敬父母亲人,跟着曹园长,让我们学会了更多的如何去关心善待身边的亲人朋友如何去做一个有爱心的人。”
1999年,我和张健结婚后,婆婆对我同样沿袭了奶奶对她的好。起初我接管幼儿园时,没什么经验,放学回家后总感觉精疲力竭,坐在沙发上就动不了。这时,婆婆总会倒一杯水给我,让我好好休息,饭菜弄好后再叫我吃。我早上到幼儿园,有时无意念叨一句还没有吃早饭,婆婆会马上到厨房给我煮一碗热气腾腾的面条端到手上。我有时晚上饿了,婆婆就悄悄跑出门去给我买吃的回来。每次婆婆逛街看到有好看的衣服,也会给我买一件。穿着婆婆给我买的衣服,我觉得十分自豪,惹得我的小伙伴们十分羡慕,说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媳妇,而我也会骄傲的说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儿媳,受婆婆的感染,我对婆婆也十分孝敬,每年她过生日或者是节日都会给她买礼物。去年是公公婆婆40年金婚纪念日,我们祖孙三代十口人欢聚一堂时我拿出来事前悄悄准备的两块情侣手表送给公共婆婆,他们当时感动的落泪了,为我的这份有心、爱心、孝心而感动!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世上最幸福的公共婆婆!
我经常跟丈夫说:“妈和爸爸为我们这个家庭付出了很多很多,我们做小辈的也要尽心尽力地关心、照顾老人”。特别是婆婆的身体不好,有三高,有时头晕得厉害,需要静躺休息。她生病时毎天早上,我都要亲手给婆婆煮好早餐;晚上回家帮她洗脚、擦身子。为了不让婆婆寂寞,我还经常陪她聊些开心的事情,让孩子给她唱歌。
我和婆婆总是像亲生母女一样配合默契,从不在背后说彼此的闲话。我们婆媳随时畅所欲言,亲亲热热,惹的老公总说怎么感觉自己是这个家里的女婿,你才是女儿一样,我很多话没有给老公说的反倒是讲给了婆婆听;婆婆有很多不便给公公讲的话,也悄悄讲给我听。我们既是婆媳,更像闺密一样亲近。
我对姐姐张帆一家也很好。红缨幼儿园刚开园时,生源不足,我主动提出分两个班60多名幼儿过去,把姐姐的幼儿园支撑起来。我从来不觉得自己是儿媳,就应该独占父母的财产,我觉得亲情比钱财更重要。
我们三个婆媳同样讲述着:“孝老爱亲、妯娌和谐、友兄恭弟”的故事。
三代人传唱同一首歌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公婆的言传身教对我们起着直接的教化作用。我和姐姐两家都具备文明、礼貌、勤俭、诚信、友善、孝顺、和蔼等美德,我的两个儿子也是如此。我的大儿子张小龙,他现在在恩高阳光班读高二,特别懂事。他弟弟张皓戈调皮一些、娇气一些。有一次,我们祖孙几人出去逛街,弟弟张皓戈看到一个500多元的变形金刚玩具哭着要买,小龙说:“”弟弟,你忘了奶奶是怎么讲的了?要低调一点、要学会节约!”弟弟也听哥哥的话,不再哭着要那个玩具了。小龙一个人在恩施读高中,我们都很心疼他,回来我们都会给他钱,他总是不要。给他钱,他总是推去推来。我朋友也奇怪地说:别人家的孩子是嫌父母把钱给少了,你家小龙总是节约,舍不得花钱,宝贝真是太能干太懂事了。小龙在恩施清外读初中开始,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第一句总是问:“妈妈,你忙不忙?如果忙,我等会再打给你!”无论学习多忙,三八妇女节、母亲节、重阳节等节日,他都要给我们家人打电话问候和祝福。对教过他的小学老师、初中老师,他寒暑假都要去看望。
小龙放假回家,一进屋就会说:妈妈,我回来了。然后问爷爷奶奶去哪儿了。吃完饭,也会主动捡碗洗碗。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有什么样的行为都会折射到孩子身上。平时,我们在家里都是文明用语,不说脏话、不高声喧哗。小龙都上高中了,我已经习惯了每次打电话给他这样说:“宝贝,辛苦了,妈妈爱你哦!”电话那头总会回答:“谢谢妈妈,妈妈,我也爱你。”这些暖心的小细节说明养成教育十分重要。我们家小龙,我们从来没有强迫他刻苦学习,从来没有要求他要考上哪所名牌大学。我们只要求他健康成长,成为一个身心健康、文明懂礼貌、对社会有用的人。但他自己却非常懂事,勤奋刻苦。在恩高学习成绩优异,在班里一直是前五名。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习总书记在《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表彰大会上》指出:家庭文明则社会文明,家庭和睦则社会安定,家庭幸福则社会祥和。多年来,公婆从结婚到儿女成家立业,无论是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还是现在祖孙三代的家庭,我们家里始终洋溢着温馨和谐的氛围,一家人相亲相爱,其乐融融。
三件好事折射同一颗爱心
蓝天幼儿园创办20年来,婆婆从最初的“园长妈妈”到现在的“园长奶奶”,她一直坚持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伸出温暖的手,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第一件好事:2012年10月,婆婆从网上得知,南坪大罗小学学生李喜凤在很小的时候母亲离家出走,从2010年到2012年,她的奶奶、爸爸、哥哥相继去世,李喜凤成了孤儿。婆婆立即组织幼儿园师生为李喜凤捐款捐物,在短短的一个星期,为李喜凤筹集到了15000元的善款和物资,然后将善款和物质送到了李喜凤手上。此后几年,每逢六一和春节,我们一家都会去看望李喜凤,给她带去零食、新衣服、新文具等,让这个苦命的小女孩也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今年春节,我们一家又去看望李喜凤,临走时,一向内向、沉默不语的小喜凤拉着我婆婆的手不放,说:“奶奶,留下来吃点东西再走吧”。说完她到厨房亲手煮了水煮荷包蛋端给我们,当时我们都感动得热泪盈眶。一碗普通的水煮荷包蛋装满了小喜凤对婆婆和我们的感恩感激之情!
第二件好事发生在2015年秋天,婆婆得知东城金宝贝幼儿园4岁小男孩谭志豪罹患腹腔恶性肿瘤无钱医治的消息后,发动身边的亲友为小志豪捐款,短短几天内就募集资金20520元。当时,我婆婆不顾多病的身躯,坚持和我一起把爱心捐款送到省人民医院小志豪的手里。
第三件好事发生在2009年,婆婆因长期颈肩病到一家盲人按摩店做理疗。在治疗间隙,一位病友和婆婆提起,说小杨的按摩技术真没得说,就是这里条件太简陋、破旧了,要是能有美容院一半的环境就好了。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原来小杨的妻子智力存在缺陷,母亲残疾,他自己开个按摩店糊口已很不容易,哪有钱装修、置办家具。我婆婆主动对小杨说:“小杨,你找个师傅把屋子重新粉刷一下,按摩床、沙发、窗帘、被子、床单什么的你就不用管了,我来替你跑。”随后几天,婆婆亲自跑家具店、窗帘店,量尺寸、选布料,自掏腰包花了4000多元钱,让这个按摩店的面貌焕然一新,也让小杨一家的生活更有了奔头。
十几年来,我们记不清帮助过多少弱势人群、也不记得为多少孩子捐款捐物。仅仅2016年,我们蓝天幼儿园就为100多名学生减免了学费。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这些年来我们所做的好事传递着“爱心奉献、助人为乐、尚善尚好”的正能量。
各位领导,我们一家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业绩,党和政府却给了我们很多很高的荣誉:1984年利川县妇联授予我们家“五好家庭”的称号;2001年,恩施州妇联授予我们家“五好文明家庭”的称号;2006年,蓝天幼儿园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的殊荣;2016年我们家又获得了全州“最美家庭”的美誉。这些荣誉的背后,既得益于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对我们的关心爱护,社会各界人士对我们的支持与包容;也得益于我们家优良家风的传承,得益于良好家教的示范,得益于严谨家训的弘扬。在文明家风的传承影响下,我们有信心和决心把蓝天幼儿园办成利川市乃至恩施州的一个知名幼儿园、品牌幼儿园。把“爱国爱家、崇德向善、相亲相爱”的家庭文明之歌世世代代传唱下去!
来源:恩施新闻联播
(责任编辑 郜月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