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本报分别以《本报邀您扒一扒身边的问题井盖》和《州城问题窨井盖,想要“治”你不容 易》为题,对州城人行道和道路上窨井盖破损、下沉的问题进行了报道。两篇报道见报后,引起了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的高度重视。4月21日下午,州 “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召集州城窨井盖产权单位在恩施市城管局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窨井盖问题、隐患排查专项整治。
会上,恩施市城管局向各个产权单位发放了“恩施市城市道路检查井设施管理办法”(讨论稿),对未来州城窨井盖的管理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州“六城”同创指挥部办公室表示希望尽快建立沟通联动机制,彻底解决井盖问题管理混乱的现状。
昨日,记者再次探访曾被曝光的8个问题井盖,截至中午12时,其中6个井盖已更换或修复,还有两个未更换的也将在本周内更换到位。下一步,全市城市部件普查工作将对125小类城市部件进行普查登记,为他们制作独特的“身份证”,以便及时进行管理。
州民族幼儿园附近的问题井盖已经修复。
破损井盖“下岗”发声井盖“闭嘴”
昨日,记者对曾经报道过的8个问题井盖再次进行了探访。
目前,已经有6个破损或下沉的井盖进行了更换或修复。记者了解到,还有2个未更换的窨井盖将于本周内更换完毕。
在州民族幼儿园门口,远远就能看见马路对面原本破损下沉的窨井盖周围围了一圈石头,还放着两块警示标志。记者来到窨井盖的位置,发现原本下沉的井基已经与道路相平。
据了解,由于这个窨井盖的井基刚刚修复,暂时还不能通车,所以在周围围了一圈石头,还树立了警示标志,防止车辆碾轧。
“我们这里的破损井盖已经更换了,多亏了你们的报道,才能得到及时处理,现在家里的小孩在井盖附近玩耍就不会担心出现意外了。”当记者再次联系到向记者反映在土桥坝圆梦庄一桥有一块破损井盖的热心市民时,他激动地告诉记者。
目前,该市民反映的土桥坝圆梦庄一桥其余几个破损井盖也已经进行了更换。
航空大道二巷49号门口,原本汽车通过这里会发出声响的那块窨井盖也不再发出任何响声。“我现在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晚上不会因为井盖‘哐当、哐当’的声响而失眠了。”住在这里的市民表示终于替他们解决了这个大难题。
红旗大桥往龙凤坝方向转弯处,这里原本严重下沉的窨井盖也已经进行了修复和更换。记者观察发现,当汽车再通过这个转弯处时,不会再因为躲避下沉的井盖而造成危险。
“现在井盖维修好了,为过马路的行人和司机们提供了安全保障。晚上路过这里,不用再提心吊胆了。”过路的行人看见修复好的井盖,高兴地说道:“谢谢恩施晚报的报道,现在这块心病总算治好了。”
随后,记者对其他曝光的井盖也一一做了回访。
目前,除了旗峰坝一碗水桥附近和旗峰大道土司城附近的两块井盖暂时还没有更换,其他井盖都已更换和修复。据这两块井盖的产权单位表示,他们也将在本周内对这两块井盖进行更换。
全面普查登记 开展精细化管理
曝光的井盖已处理,还有很多未被曝光的破损井盖和其他城市公用设施会不会进行更换和修复呢?
4月23日,记者从恩施市城市管理局获悉,从4月上旬开始,该局启动了包括窨井盖在内的全市城市部件普查工作,为进一步完善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
据了解,此次普查将根据国家标准进行,内容包括城市公用设施、道路交通、园林绿化、市容环境、其它设施等5大类125小类城市部件,涉及城管、住建、园林、路灯、移动、广电、电力、燃气等产权单位,尤其对存在问题的井盖等城市部件进行全面登记,及时上报。
恩施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城市部件普查覆盖恩施主城区约50平方公里的范围,预计在6月底结束,目前已完成对城区主干道的全景影像数据采集。
数据普查完成后,将对普查过程中所采集的城市部件的内容、数量、状态、图片、坐标位置、属性等信息进行录入,让库中每个城市部件拥有一个16位的全国唯一标识码,形成部件基础数据库。
届时,主城区内所有城市部件都将有自己独特的“身份证”,通过“身份证”就可以了解城市部件的所属辖区和产权单位,以便及时进行管理。
“数 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得到进一步完善后,城管部门将部件采集成果通过12319数字化城管系统平台发布,共享给所有产权单位,实现数据共享共用,有效提高城市 精细化部件管理水平。”恩施市城市管理局12319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如果监督员在路段巡查时发现有问题井盖或其他城市部件有损坏,只需 要通过手持终端快速定位,就可以及时、准确地选择部件进行上报,12319数字化城管指挥中心在收到案件后根据相应标识码快速查询出该井盖的产权单位、维 护单位信息,及时派遣到专业部门,处置效率将大大提高。
(责任编辑 陈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