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之火渐燎原 ——鹤峰掀起“电商”热

2016-07-20 16:05  

图片来自网络

“精包装‘硒土豆’,利用电商进行推广,才一个多月时间,仅线上销售就达10多万公斤。”7月17日,湖北佳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浩兴奋地说。

2015年以来,鹤峰县委、县政府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合作共赢”的原则,强力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广大群众搭上“互联网+”快车,开展大众创业,推动企业“借网”发展,拉动鹤峰经济转型升级。

超前知“水暖”

尝试“电商进村”

早在2014年,鹤峰就把发展电子商务作为推进精准脱贫、提速赶超的发展措施,全力推动电子商务与实体经济、百姓生活深度融合。

2015年10月29日,由鹤峰县供销社、县商务局、县农业局、恩施裕农公司联合组织的“互联网+寻源头好货”电商培训会在鹤峰县委党校举行,全县20多家规模企业和50多家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培训。

2015年10月30日,鹤峰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了《鹤峰县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实施方案》。

2016年4月11日,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博览会在浙江义乌盛大开幕。鹤峰县委常委、副县长钱文彬“变身”为鹤峰农村电商“首席推销员”,亲自上场洽谈。他在接受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专访时说:“我们以农村电商为重要抓手培育鹤峰县‘绿色经济新动能’,以电子商务助力精准扶贫。”

2016年7月12日,州联合调研组来鹤峰调研农村电子商务和信息化建设情况,调研组一致认为鹤峰的“电子商务进农村”探索出了适合贫困山区发展,具有创新性和可复制的路子。

搭建大舞台

吸引人们“唱大戏”

“网店开了不到20天,仅腊肉就成交了60多单。”7月16日,27岁的鹤峰燕子镇百顺村女青年李姗姗告诉记者,一套无线上网设备加一部电脑和手机,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创业。

2016年上半年,鹤峰新增4G基站68个,光纤网络已实现全县205个行政村全覆盖,光纤宽带端口数量达2.72万个,农村接入光纤宽带用户数达1.39万户,农村家庭宽带接入比例达22.87%,位居全州第一。

“以往,只知道淘宝、天猫这些平台,后来,通过鹤峰县商务局组织的培训后,才知道网上销售还有那么多途径。”田浩欣喜地说:“40天的时间,我们的‘硒土豆’通过顺丰集团总部丰景线公众号销售约6万斤、恩施云创电商销售约6万斤、恩施百胜电商约5万斤、微信销售约3万斤。”

鹤峰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鹤峰已建成县级仓储配送中心1个,特色产品电子商务体验中心4个,乡镇仓储配送服务站8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点 205个。同时,大力引进和培育了一批有实力的骨干电子商务营运商和服务商,发展企业网商100余家、个人网店500余家,培育年交易额亿元以上电子商务 企业1家,年交易额3000万元以上企业5家。

搭乘互联网

深山产品不愁“嫁”

“以前我们优质产品卖的都是‘白菜价’,我们嘴巴说破,客户也不相信是优质产品。自从有了这个追溯系统,所有环节客户可以亲眼所见,我们的产品也走俏了。”湖北骑龙茶叶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王丹丹指着一张二维码告诉记者。

记者扫了扫二维码,手机屏幕立即跳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服务系统”的界面。按照指示,记者输入了一包茶叶包装上的追溯码,点击“查询”,该盒茶叶的采 摘茶园、生产企业信息、检验报告单、生产环节到零售终端等各个环节的信息便一目了然。更让记者惊叹的是,该盒茶叶原料采摘基地的实时监控信息,只需一键点 击,便可跃然眼前。天南地北的客人,都能仿若置身于茶园之中,可以清晰地听到从青翠的茶园中传来的欢声笑语。

退伍军人宋庆礼创办了金泰牧家庭农场,主要进行土鸡养殖,他的养殖模式与众不同。“我的农场采用了‘互联网+’的模式,通过‘幸福新农村’平台进行视频全 程监控,将山林散养土鸡全天候、全过程地向消费者展示。”宋庆礼告诉记者,消费者通过手机、电脑可以看到该农场的生态养殖模式,而通过电子商务平台,他又 可以坐在家里接受来自省内外的订单。“今年,仅第一季度,我就有了340万元的订单,比去年增加了4倍。”宋庆礼开心地说,“有了互联网,即使身处深山也 能让我的土鸡进城了!”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邹琼慧 通讯员 洪苗苗

(责任编辑:秦辰宇 实习编辑:向婷婷)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