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恩施报道 4月22日,恩施州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恩施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新闻发布会。会议由州委宣传部外宣办主任周诗泉主持,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副局长龚道明和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副局长谭祖圣作为新闻发言人出席会议。湖北日报恩施记者站、恩施日报、恩施电视台、恩施晚报、州人民广播电台、恩施发布、恩施新闻网、恩施网络电视、恩施周刊等9家湖北省驻恩施媒体、州内主流媒体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
恩施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详细介绍了全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黄成元指出,2015年11月2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2016年3月15日,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湖北省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实施意见》,这是税收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既是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要求,又是顺应纳税人期盼的民心工程,更是推进税收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举措。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七个方面34项具体实施措施,可概括为“七个好”,即“分好工”,理顺税收征管职责;“服好务”,创新纳税服务机制;“管好税”,转变征收管理方式;“合好作”,参与国际税务合作;“带好队”,优化税务组织体系;“聚好力”,构建税收共治格局;“探好路”,扎实开展专项改革试点。黄成元表示,全州各级国税、地税部门将以此次征管改革为契机,发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工作精神,真心真情合作,共享痛苦快乐,把深化改革作为与组织收入同等重要的“一号落实任务、一号考核内容、一号督办事项”,全力以赴,确保2016年基本完成重点改革任务,2017年年底以前促使改革任务基本到位。
恩施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介绍了全州国税、地税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革精神的主要举措。陈平指出,中央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及湖北省实施意见出台以后,恩施州国税、地税部门高度重视,第一时间向州委、州政府进行了汇报,积极争取州委州政府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同时,国税、地税部门迅速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读中央改革方案及湖北省实施意见,结合全州实际进行安排部署,确保改革精神落到实处。一是强化了组织领导。州国税局、州地税局联合成立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工作专班,全面负责征管体制改革工作。各县市局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制定了实施方案,为推动改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二是搭建了合作平台。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先后召开了两次全州推进会、七次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相关问题,确保了各项改革健康快速平稳推进。联合出台了合作规范实施方案、联合办税服务、联合征管互助、联合稽查、联合宣传、征管互助等6个制度办法,为推进国地税合作提供了制度保障。全面推进办税服务厅共驻共建或互派人员,目前全州实现互相进驻互设窗口的办税服务厅有2个;共同进驻政府政务大厅的有8个,互置自助办税设备的办税服务厅有4个。三是整合了税收执法。自去年以来,全州国税、地税部门通过联合开展票证管理、非正常户管理、定期定额核定、企业所得税核定征收、纳税评估、风险应对、第三方涉税信息采集、专项检查和区域税收专项整治、重点税源企业税收抽查和轮查等涉税事项,对税收执法进行适度整合,进一步统一了标准、统一了流程、统一了执法尺度。
随后,恩施州国税局、恩施州地税局负责同志还分别就记者朋友们提出的国地税合作相关事宜、营改增试点改革情况、纳税信用评价、小微企业优惠政策落实、发票领用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湖北日报驻恩施记者站站长李彦睿率先提问,“这项改革与老百姓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有效地解决了纳税人办税的痛点、堵点和难点,请举几个实例。今年全州将为纳税人减负3.2亿元,请问哪些行业、哪些人可能会享受到这一税收改革红利?普通市民买车、购房、开零售店、办农产品加工厂,具体需要办什么手续,如何进一家门、办两家事?”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及州国税局副局长龚道明分别进行了答复。黄成元指出: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也是每名纳税人应尽的职责,作为政府特别是税务部门要提供方便的条件,提供优良的环境,切实为纳税人着想,为纳税人服务,进一步降低税收成本和纳税成本,让纳税人把主要精力、主要时间用在生产经营上,最大限度方便纳税人。陈平指出:“营改增”之后,营业税将退出历史舞台,地税部门工作量并没有减轻,国税部门工作量大大增加了,从总体上看,企业得了红利,但不排除部分行业税负有所上升。地税部门将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的精神和上级的要求,确保税收政策红利在恩施落地生根,请广大媒体朋友们放心,我们不因收入任务压力大不落实政策,不因为了完成年初任务在执行政策上打折扣。
针对恩施电视台记者提出的“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全面实施营改增,确保税负只减不增。请问我州如何贯彻落实总理要求?”问题,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答道:我州各级国地税部门通力协作,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已妥善交接23406户“营改增”纳税人信息,目前已完成1.8万户纳税人的系统录入工作。同时,编印宣传手册,分行业组织纳税人培训和税务干部培训,增设45个办税窗口,调整充实60余名办税人员,确保纳税人办税方便快捷,确保营改增顺利推进。
针对恩施日报记者提出的“建立诚信纳税机制是《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方案》的重要内容,恩施州出台了哪些促进诚信纳税的改革举措?”问题,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说:税务部门建立纳税诚信机制,是为了更好引导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意识。全州税务部门主要通过按月开展纳税信用级别动态调整、及时通知提醒纳税人信用评价状态变化情况、优化调整部分评价指标和扣分标准、增加A级信用纳税人享受优惠措施的含金量、加大对低纳税信用等级纳税人的惩戒力度等措施,对纳税人进行纳税信用等级评价。目前州国税局、州地税局已联合对全州2015年1月1日前已办理税务登记的4128户纳税人进行了评定,恩施市公共汽车公司等113户企业被评为2015年度A级纳税人。
针对恩施晚报记者提出的“营改增之后,小微企业可以得到哪些实惠?”问题,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答复: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小微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调高了起征点,为纳税人发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极大地促进了全州实体经济发展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同时,州地税局还出台了二十条税收措施,从深入推进“七大产业链”建设、大力支持绿色发展、扶持小微企业健康发展、鼓励失业人员创业就业、帮助房地产企业去库存、帮助企业解困发展、支持信用担保机构发展、鼓励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升级改造,服务支持农贸市场建设,支持城市公共交通发展,优化企业股权结构,支持企业改制重组、支持企业新三板上市、优化纳税服务方式、简并申报缴税期限和次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落实结构性减税政策、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免收证照类工本费等20个方面,支持供给侧改革,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助推恩施州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针对恩施新闻网记者提出的“营改增后的发票问题一直是纳税人非常关心的问题,请问在相关发票领用上,地税与国税部门如何进行对接?”问题,州地税局副局长谭祖圣说:发票的领用直接关系到纳税人的生产经营活动,纳税人十分关切,州国税局、州地税局领导十分重视,未雨绸缪,专题研究,及时对接。按照本次“营改增”试点的有关文件规定:“营改增”纳税人已向地税局领购的发票(包括税控和网络发票)原则上使用到今年4月30日,全州地税机关不再对“营改增”纳税人供应发票。其中纳税人未使用完的冠名发票,可以沿用到今年12月31日。从5月1日起,“营改增”纳税人应向全州国税系统办理发票领用和代开事宜。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图为州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成元介绍全州深化国税、地税征管体制改革的背景和内容,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州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陈平介绍全州国税、地税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省委改革精神的主要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图为湖北日报驻恩施记者站站长李彦睿率先提问
图为恩施电视台记者提问
图为恩施日报记者提问
图为恩施晚报记者提问
图为恩施新闻网记者提问
(责任编辑:陈诗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