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姑爷,这两天我就回来装门,您儿先帮忙看哈样式。”12月26日,恩施市芭蕉乡高拱桥村民田涛正给自己的姑父打电话,筹划着将新房装修一下。
2008年开始,田涛和父亲在外打工,每年虽然收入6万多元,年底却没有存款。
“原来,根本存不了钱,一年送‘人情’要两万多块。”田涛告诉记者,他和父亲辛苦一年挣得钱,差不多一半要送人,“人情”让他不堪重负。
2012年以前,有事无事都整酒,敛财歪风盛行,群众不堪其苦,借整酒之名收受“人情”,也一度成为该市群众反映极为强烈的问题。
群众的呼声就是工作的第一信号,狠刹“人情风”“整酒风”绝不手软。
红白喜事“零报告”,从源头治理整酒风。在恩施市六角亭办事处,谁家想办酒席,必须先申请,合规定的就办,不合规定的立即取消。
“凡参与整、吃无事酒的党员干部,一律上报市纪委……”该市白杨坪镇的流动宣传车开进大街小巷,进村入户宣传,禁整“无事酒”警钟长鸣。
2012年初,恩施市整酒登记备案制、主要领导负责制、严肃的问责追究制等一系列工作机制的建立和措施的出台,用制度管人、管事,以问责倒逼成效。
此外,恩施市还成立了巡查组、督办组、暗访组,对全市整酒情况进行摸排,从源头入手,强化宣传,将整“无事酒”苗头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
每年8月前后,恩施市都会印发《关于治理“升学宴”“谢师宴”的通知》,严令禁止操办、参与家庭成员以外任何人的“升学宴、谢师宴”。
抓“关键的少数”,引导群众移风易俗。2014年初,恩施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治理违规整酒风工作的通知》,通过治理党员干部违规整酒行为。
禁整“无事酒”,狠刹“整酒风”。让群众从繁重的“人情”中解放出来,让文明新风吹遍山乡。
因为连续几年没有了无事的“人情”, 去年年底,田涛一家终于攒够了修房的钱,老家的两层楼的新房建成完工,马上要开始装修了。
没了“人情”的束缚,田涛觉得一身轻松。“‘人情’少了,这几年,我每年至少节约了3万多块。”白杨坪镇白杨坪居委会村民李青松也如释重负。
“恩施市禁整无事酒确实搞得好,以前,一天好几处,跑都跑不彻,一个月人情钱要好几千,现在无‘酒’一身轻。”白果乡村民向心国为此点赞。
“现在整‘无事酒’的没的了,我的经济压力也减轻了,这股风气压下去了,对我们老百姓来说是件大好事。”白果社区居民张先生笑呵呵地说道。
2012年以前,恩施市纪委每年接到违规整酒举报不下1000件;2015年,该市纪委接到此类举报40多起;今年到目前为止,全市只有20多起。
劝君莫吃无事酒,劝君莫整无事酒。狠刹“人情风”,竞吹文明风,在恩施市,和谐、公平、正义已蔚然成风。
来源:中国硒都网 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 黄蔚 吴丹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