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人替上党课?你会错过什么

2016-12-24 10:28  

 

近日,一篇名为《另类官员们找替身干的那些事》的文章,引发广大党员干部的热议。文章介绍说,官员找“替身”的情况早已有之。而“替身”的作用,除了开会,还有“替上课”、“替写论文”,甚至“替喝酒”。其中,又尤以“替上党课”,最让人诟病。

辽宁省委秘书长吴汉圣在接受《人民日报》采访时曾讲述,2013年他在沈阳市委组织部长任上时,曾安排新提拔的领导干部在省委党校培训。

结果,这批新干部中被发现有两人找“替身”顶包学习,“一个找司机顶,一个让县招商局长替,甚至还让招商局长代他当小组讨论的召集人”。

吴汉圣得知后大为惊讶,“连组织培训都敢找人替,可见平日自由散漫到了什么程度”?此后两人被严肃处理。

有的党员干部不重视培训,有的党员干部处在关键岗位上,工作繁忙却倍加重视,连请假都专门申请。

1993年,时任上海市市长的黄菊在省部班学习,其间需临时回沪参加一重要活动,因为来不及等上海寄公函,黄菊便找到学员管理部门请假,经学校同意后,“悄悄”离开党校。此事后来因活动被《新闻联播》报道而被人知晓,黄菊本人也补办了一张上海市委组织部门盖章的正式请假条。如今,这张请假条被中央党校保留着,用来教育后来的学员。

众所周知,很多行业都存在找“替身”的情况。演员找“替身”演戏,是怕受伤、怕露糗;学生找“替课、替考”上课、考试是想偷懒、怕吃苦。那么官员找“替身”上党课,又是为了什么呢?问题的答案值得深思。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指出,从中央到地方建立党校体系,专门教育培训干部,是我们党的一大政治优势。长期以来,我们党运用党校这个阵地,培养了大批领导骨干,为革命、建设、改革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了有力组织保障。

说的通俗点,党员干部进党校,是为了提高理论素养,掌握工作技巧,增加驾驭工作的能力。这种学习,往往能有效地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水平和理论水平,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来,更加自觉地维护党中央的权威。

如果党员干部将学习的机会就这样浪费了,那么头脑中还是旧观念的他们,怎么同瞬息万变的世界接轨?怎么在今后的工作中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又怎么把党和国家的事情办好、干好、做好呢?

来源:党员生活

(责任编辑 郜月飞)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