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7月12日以来,连续强降雨造成州城虎民路道堰湾段涵洞受堵,周边多户民房积水,400多名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受到影响。7月15日,恩施市健康教育所发出健康警示,提醒市民要注意预防疾病。
据恩施市健康教育所有关专家介绍,整个洪灾期间,市民需要注意四大方面的问题:肠道传染病的预防问题、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问题、皮肤病的预防问题、意外伤害的预防问题和心理健康问题。
肠道传染疾病的预防主要措施为:第一,注意饮用水卫生。不喝生水,只喝开水或符合卫生标准的瓶装水、桶装水;装水的缸、桶、锅、盆等必须干净, 并经常倒空清洗;对临时的饮用井水、河水、湖水、塘水,一定要进行消毒;混浊度大、污染严重的水,必须先加明矾澄清;漂白粉(精片)必须放在避光、干燥、 凉爽处。第二,注意食品卫生。不吃腐败变质或被污水浸泡过的食物;不吃剩饭剩菜,不吃生冷食物;不吃淹死、病死的禽畜和水产品;食物生熟要分开;碗筷要清洁消毒后使用;不要到无卫生许可证的摊档购买食品。第三,注意环境卫生。消除住所外的污泥,垫上砂石或新土;清除井水污泥并投以漂白粉消毒;家具清洗一遍 再搬入居室;整修厕所,修补禽畜圈。不要随地大小便,粪便、排泄物和垃圾要排放在指定区域。
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预防,人畜共患疾病和自然疫源性疾病也是洪涝期间极易发生的,如鼠媒传染病:钩端曼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寄生虫病:血吸虫病;虫媒传染病:疟疾、流行性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因此,要做到管好家禽,消灭有毒病媒生物,在血吸虫病流行区,不接触疫水是预防血吸虫病最好的方法。
皮肤病的预防,内涝渍水中多种病菌可导致皮肤损害,如常见浸渍性皮炎(“烂脚丫”、“烂裤裆”)、虫咬性皮炎、尾蚴性皮炎等皮肤病。因此,市民要注意手部清洁,不用手、尤其是脏手揉眼睛;趟水后要及时清洗皮肤,穿干鞋,有破损伤口及时用碘酒消毒,避免继续下水;本身有脚气等真菌感染的民众可涂擦药物预防,尽量少下水,防止病情加重;做好除虫灭害,防止蚊虫叮咬。如皮肤出现红、肿症状2-3天未缓解,应到医院治疗。
在意外伤害方面,市民要注意溺水、触电、外伤等,同时注意心理健康。保持积极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的生活规律。
来源:中国硒都网 记者 沈宏臣 通讯员杨浩
(责任编辑:秦辰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