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地调研
地处高峰有远亲。2016年12月20日,中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李俊杰在鹤峰县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强调,要高校牵“高峰”,大手牵小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学校有什么难题需要帮助解决的?”李俊杰一行来到邬阳乡高峰小学,详细了解学校的基本情况。
高峰小学近几年教学成绩非常突出,但由于地处偏远、教师队伍不稳定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为此,中南民族大学倾力解决学校发展难题,推动学校发展再上台阶。先后捐赠或联系爱心企业捐赠空气能、办公设施、打印机、电脑、防雷系统,建立全县第一个励志助学基金。
李俊杰看到学校的教学设施得到极大地改善,表示十分欣慰。
“今年高峰村脱贫的有多少户?共多少人?”在高峰村村委会,李俊杰详细了解该村精准扶贫工作情况,仔细察看贫困户建档立卡及档案资料情况,了解对贫困户的帮扶措施和脱贫进度,对各项工作给予了肯定。得知高峰村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正着力引进企业进行产业扶贫时,他指出,产业扶贫是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要充分依托本地特色资源,走出一条不同于其他扶贫的差异化发展路子,切实拓宽扶贫的渠道,确保高峰村2017年整村出列。
座谈会上,李俊杰听取高峰小学、高峰村村委会各项工作情况汇报,对他们的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他强调,中南民族大学大力实施“1221”精准扶贫工程,即1位校领导牵头,带领2个职能部门、2个学院(一个文科、一个理工科)和1名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定点帮扶1个村,高峰村是中南民大帮扶村之一,对于学校和村支两委提出的问题照单全收,并尽力尽快解决。
李俊杰强调,要高校牵“高峰”,创典型。精准扶贫是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载体,民族院校要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好务,尤其是恩施州地区。要按照各级政府部署决策,发挥高校自身的优势,在教育、人才培训、信息化服务与当地政府合作。不脱贫不脱勾、不撤军,实实在在,与老百姓建立鱼水关系。通过学校及职能部门的积极参与,改进学校办学条件,真正做到扶贫先扶智,阻止贫困代际传递。
要大手牵小手,一起走。围绕武陵山片区精准扶贫、生态文明建设等主题,为地方政府科学施政出谋划策,可以使民族院校在支持地方发展的同时,也为自身找到研究对象、实践领域和发展空间,实现校地企合作共同进步、共享发展,推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工作。
座谈会上,湖北青翠源公司、湖北龙大公司、县商务局职工共为高峰村村委会捐赠35800元,中国铁搭公司为高峰小学捐赠微机室一个,价值80000元。
李俊杰一行还走访慰问贫困户,并送去慰问金;并在骑龙公司实地察看质量追溯系统运用情况。
县教育局、商务局及邬阳乡政府主要负责人参加座谈会。
原题:情深意浓暖山乡,真帮实扶创高峰
来源:中国鹤峰网 记者 熊世炬 通讯员 李玲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