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忠诚干净担当淬炼铁军 ——恩施州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纪实

2016-12-08 08:23  

己正,方可正人;监督执纪的人,更要守纪律。

这意味着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纪律要求必然会更高更严。

今年初,省纪委常委、机关党委书记李莹在批示中给予肯定:恩施州纪委高度重视机关党建工作,通过抓学习、抓思想政治工作和党员干部关心激励,建设一支定力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优的“铁军”队伍,为聚焦主职主业、敢于担当作为、勤政廉政善政提供坚强保障。

“要全面提升全州纪检监察干部的忠诚度、干净度、担当度,用滴水穿石的精神打造出一支绝对忠诚的铁军队伍。”这是州纪委对每一位纪检监察人的要求。

近两年来,州纪委切实加强纪检监察队伍建设,不断强化“严管就是厚爱、信任不能代替监督”理念,坚守忠诚、干净、担当的价值追求,防止“灯下黑”,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真正让纪检监察干部成为党的纪律的执行者、捍卫者、表率者、担当者。

“瘦身”更“强身”,聚焦主业的“拳头”越攥越紧

11月22日至24日,州纪委逐一约谈22个州纪委派驻纪检组首批到位的93名干部。从学思践悟、完善派驻监督“探头”体系、制订监督责任清单、开展大约谈、监督执纪问责、学习贯彻监督检查、自身建设等7个方面再次下达行动指令。这是州纪委聚焦主业担当的一个缩影。

一直以来,州纪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抓关键人,坚持“书记抓、抓书记”,形成了“层层压实责任”的良性机制;抓关键点,把思想建设作为党建的核心;抓关键事,出台机关干部带头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若干行为规范。

一组数据彰显的正是用心用力抓党建前所未有的力度。2016年以来,州纪委常委会听取党建工作汇报16次,书记办公会听取汇报5次,听取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汇报21次,常委会、书记办公会专题研究机关党委工作5次。

为把职能聚集到党风廉洁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这个主业上来,全面完成州纪委机关内设机构调整改革,领导职数减少到9个,内设机构精简到12个,机构精简了但监督力量却得到了加强,分别占到机构和编制总数的70%。从90%的议事协调机构中退了出来。出台“四个提名考察办法”和州直机关落实纪检机构全覆盖实施意见。

以换届为机,配优班子。坚持党管干部,把纪检干部放在党的干部的“大池子”中去培养、去选拔、去使用,建铁军、用铁军。扩大视野,按照纪委委员、常委的特质标准,选好人、用对人。扎实推进纪检系统换届,8个县市纪委书记提前到岗。探索实行县市监察局长、分管纪律审查的副书记异地交流,已交流任职11人。州县(市)纪委常委全部到岗,乡镇(街道)纪委换届顺利完成。

“瘦身”“强身”后,正确履职是关键。今年6月,州纪委完成派驻机构改革,实现派驻监督全覆盖。

州纪委要求各纪检组长,要时刻提醒党组领导班子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规定,积极作为,从严执纪,从严问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

此次改革,派驻机构由过去受驻在部门党组和州纪委双重领导改变为由州纪委直接领导,派驻机构代表州纪委进行监督,这种监督不是同级监督,是上级纪委对下级党组织和领导干部的监督。

干事要担当,管人也要有担当。派驻机构不分管驻在部门其他业务工作,也不承担驻在部门领导班子履行主体责任相关的日常工作,专司监督责任执纪问责,这倒逼了纪检组积极履职。

笃学保定力,淬炼铁军的举措越抓越实

以学为基保持理想信念,是确保清正廉洁的关键。

11月15日,帅锐等5名干部被评为优秀学员,这标志着州纪委首期“铁军特训营”结业。州纪委铁军特训营总指挥石遵广说,特训营探索了一条特别的培训路子,对纪检队伍建设发挥了特殊作用,使学员强了党性、增了能力、净了心灵。

同日,州纪委党员干部在巴东尚家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一名干部表示:“今天对全会、省、州各级领导讲话精神的学习,更坚定了永跟党走的信心和决心……”

“我觉得学习的最大收获就是认识到要不停地学习再学习,这样才能适应新形势。”这是州纪委工作人员的心得。

思想上的清醒来源于理论上的成熟,理论上的成熟是政治上清醒的基础。以提升执纪队伍战斗力为切入点,提“监督之能”,树“浩然之气”,学习真正使廉洁新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从观看警示教育片《偏离坐标的人生》,到参加全州纪检监察系统“忠诚、干净、担当”主题演讲,从在精准扶贫联系点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到深入学习《党章》《党员手册》《准则》,从建立现代信息收集运用平台,到加大教育培训力度,在学习中锤炼党性已成常态,以此让纪检监察干部心有所畏、行有所止。

在学习的过程中,抓住纪委常委这一“关键少数”,践行“一起干事、共同干净、共同监督、共同进步”承诺,增强思想定力、战略定力、道德定力。全州纪检干部在学而思、思而践、践而悟中加深理解,化为行动自觉。

理想、信念、宗旨是纪检干部对党忠诚、守住底线、敢于担当的基石。6月,机关75名党员干部走访农户272户,参加会议及座谈120次,解决实际问题98个,化解矛盾纠纷16起,整理编印《民情日记汇编》。

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履职,落实在执纪审查一线。组织执纪审查临时党支部像精准扶贫一样设“指挥部”。将“军令状”张榜公示,每日对照检查,不打折扣地将责任落实到位。

2016年来,干部监督室组织中心组学习11次,组织委局纪检监察干部职工大会学习5次,组织各部室学习82次,组织全州纪检监察干部参加法纪培训班学习1200多人次。

严格党的政治生活也是重要的学习平台。干部监督室要求纪检干部中的党员必须参加党的政治生活,通过政治生活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本。2016年来,委局82名在编在岗的纪检监察干部累计参加组织生活400多人次,会上就被函询、谈话的情况作特别说明的10多人次。通过严格政治生活,全州纪检监察干部达成了“坚守理想、坚定信念,对党忠诚、心静如水,公私分明、艰苦奋斗,自身干净、自律如铁,坚持原则、公道正派,勇于担当、定力如山,不忘初心、荣辱不惊、永远奋斗、滴水穿石”的思想行为共识。

正人先正己,监管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牢

执纪者必须守纪在先,监督者要习惯在“探照灯”下工作。

2015年12月,州纪委正式启动“大约谈”活动,活动开展以来,委局领导共计约谈47名对象,主要就落实“两个责任”、干部监督、落实上级部署、严明纪律规矩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约谈,谈话提醒,抓早抓小,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体现严管就是厚爱。

深化各级纪检机关党组织和办案组临时党支部建设,配齐配强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倡导开展“大约谈”“家访”“家庭助廉”,对纪检干部坚持“凡信必核”,对发现的违纪问题“零容忍”。

信任不能代替监督。州纪委纪检监察干部监督室将“监军制”运用到内部监督中,努力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和氛围。

建好“内监军”。干部监督室借助委局机关以部室为单位成立党支部的良机,为每个部室挑选支部纪检委员作为“内监军”。半年来,“内监军”向支部提出意见建议12条,对机关管理提出意见9条。

派驻“明监军”。按照“州纪委书记授权、干部监督室派驻、每周动态一汇报”的原则,向3个纪检监察室派出3名“明监军”。3名“监军”不负责具体案件办理,只负责贴身监督和动态汇报,周汇报累计15次,发现问题4个。同时,在4名“两规”对象的移送前回访中,干部监督室均派“监军”同往。

派出“暗监军”。从州纪委机关、州直单位纪检组抽调精兵强将组成“暗监军”,按照“一事一派、临机授权”的原则,对全州纪检监察机关和纪检监察干部的“四风”等问题进行暗访。截至目前,已查找出系统内违规使用工会经费等2个问题,已督促整改。

罚一人而三军震。例如,对建始县花坪镇纪委书记张恩缚吸毒问题立案调查,“清理门户”之举,既匡正了“家风”,也赢得了民心。

2016年以来,州纪委出台“十条禁令”,从严处理纪检监察干部违纪违规问题,受理问题线索86件,按照五类线索处置方式,立案2件,初核37件,谈话函询32件,了结15件。其中,开除党籍1人,免职2人。

严格落实州委“5+1”工作制度,贯彻执行民主决策制度,今年召开纪委常委会27次。既匡正了“家风”,也赢得了民心。

制度是作风建设的治本之策。建立干部严管制度。印发《州纪委监察局机关关于进一步重申和严明有关纪律和规矩的通知》,1至11月累计参加工间操2175人次;完善对纪检监察干部8小时以外的监督。

建立“特别档案”制度。通过2015年建立并长期保持的干部职工家访制度,干部监督室为每一名纪检监察干部建立一份“特别档案”,将每名干部的各类情况记录在案。

纪检监察这块阵地,必须由忠诚于党、忠诚于党的事业的人来坚守。

遵规守矩、严格自律、秉公用权,做到自身正、自身硬、自身净。这是全州纪检监察干部的铿锵承诺。

来源:恩施日报 记者 冉运芳

(责任编辑 罗茜)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