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 | 30年坚持无偿献血背后的原因让人惊呆

2016-12-06 17:32  

这是一份来自献血达人的手记:

上周三下午,正在民族医院参加一个工作例会,调为静音模式的手机屏幕上显示有一个来电,出于参会纪律与习惯,我轻轻的摁断了。虽然,这个陌生的座机号码在会议期间,一再顽强地屏闪,但我都置之未理。是谁?该有多重要的事呢?该不又是销楼盘售保险、或是被授予国际知名学者专家的通知、或是邀约入伙编撰著作署名主编顾问的吧?会后,散淡多日,久不理事的我,忍不住好奇,也囿于礼貌,试探性地回拨过去。哦,原来是是恩施州中心血站的谭主任。

她告诉我,为了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站里准备做一个无偿献血达人评选宣传活动。大体方案是,在辖区内的“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中选出十人,采编他们的感人事迹,通过多种媒体展播后,开展全民线上评选,借此次活动,造声势壮行色,推动“无偿献血,大爱无疆”的主题活动快步走。

“且行好事,莫问前程”是我一贯的生活宗旨,据我孤陋寡闻,在这稍显无聊的物欲世界,亦是爱如潮涌,大爱深流,辖区内获此殊荣浮誉的早已摩肩接踵,岂止成百上千,我何能何德,胆敢达人秀于网络与荧屏?我当即推拒了她的美意,并举荐了几位我身边热心这项公益事业,符合基本条件的同事或朋友。但谭主任这次似乎是铁心了要拉我下水,在她列举我年龄大、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时间长、粗制滥造过几篇献血短文等诸多入选理由,仍然不能说动我之后,她使出了她的杀手锏,她说,你不是一直在默默地致力于宣传与推动这项公益事业吗?这就是最好的机会!并再三向我保证,这次采编只需要提供一些素材,与记者简单地沟通与交流,便于记者撰写文稿,不会直面电视镜头,消除了我对于抛头露面的恐慌。

我惶恐地接受了她参加这次活动的邀请,并请她查询我最近的献血记录,是否可以再次献血。她反馈说,我捐献全血尚未满半年,不能捐全血,但可以捐献成份血,于是与她约定周日上午九点,前往中心血站机采室,捐献一次血小板,并现场采集几张图片,提交采编需用的一些资料与素材。

昨日早上,我们如约会聚于中心血站机采室,电视台记者虽然是初出茅庐的年轻帅哥和美眉,但访谈经验十分老道,三言两语即放松了我那颗“上上下下”的心,在他们循循善诱的引导下,我回顾了从86年初入大学的第一次献血,到近期献血的一些模糊记忆,还孩子讨巧一般,向他们卖弄了我涂鸦的两篇短文。他们诡秘地一笑,说,您讲的很好,等一会儿,我们还是需要录制一个您的镜头,您不用紧张,就把您刚才的话复述一遍就是了。我这才觉察,我已经入彀,不由自主地进入了谭主任与记者合谋编织的这个善意的圈套。

△图为本文作者陈佐会献机采血小板

好吧,在机采室的捐血躺椅上,我一边接受采血,一边接受勉为我难的采访。一旦面对镜头,我就露出了小人物未经世面的仓惶,但我理解,我的讲述,已经不仅仅是代表我自己一个人,而是代表众多的无偿献血志愿者,虽然结结巴巴,我还是像在讲述别人的故事一样,谈了我30年的无偿献血经历,以及如何从一名单纯的无偿献血参与者,又嬗变为一名坚定的无偿献血宣传志愿者的心路历程;如何仅仅重视个人参与,发展到影响身边的同事、朋友和晚辈共同参与的实例;如何通过组织其他活动,带动无偿献血活动的种种构想与实践。

采访录像终将艰难地结束,以我的彩色普通话,以我低于国民均分的颜值,以我句难成段的表达,我有自知之明,纵然电视台编辑有千手观音般的蒙太奇手法,视频一定也是乏善可陈,管它呢,为了推动这项公益事业的至高目标,就算牺牲自我,成就伟业吧!在这即将推出的十名献血达人中,就让我作为映衬那些红果的一片黄叶吧!就在我浮想联翩之际,记者们说,好、好、很好,再问您一个问题,在您的献血经历中有什么特别难忘的经历?我一时语塞,混沌如浆糊的思维,竟然无法翻动半分,镜头的最后,一定是我茫然痴呆的表情。

捐血与受访结束,我在准备区慢慢地收检带来的资料,一个年轻小哥坐在了旁边,记者正在与他一问一答。

记者:您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小哥:万能,22岁。

记者:您做什么工作?

小哥:个体户,搞房屋装修。

记者:您从什么时候开始参加无偿献血活动?您大概多长时间捐献一次血小板?

小哥:18岁。随时听候血站的通知与招募,最短一次是间隔半个月。

我看了看那位小哥,稍显小巧的身材,稚嫩的神色却透着几份稳重与成熟,略带婴儿肥的脸庞又隐隐含着慈悲与庄重。带着未能回答记者最后那个问题的些微遗憾,我再次看了看那位小哥,告别工作人员和记者们,若有所思地缓步走出了机采室的大门。

△图为献血小哥万能

今晨梳洗,“晓镜但觉云鬓改”!面对自己日渐稀疏的头发,日益厚重的眼袋,暗斑点点的老脸,眼前立即浮现出昨天那位小哥青春幻彩的容颜。一个年仅22岁的小哥,已经是“全国无偿献血金奖”获得者!以我医生职业知识所知,意味着他在短短的四年中,无偿捐血已经40次以上,或者无偿献血量已经8000毫升以上!以他的体重、以血浆为体重5%-8%的占比计算,他的总捐献量,已经可以两度抽干他全部的血液!

以我无偿献血志愿者的身份所知,“全国无偿献血金奖”那一张薄纸,应该是当今中国最为货真价实、离世俗最远的奖项。他该自愿承受了多少次穿刺的疼痛,才成就了这份无私的大爱?!他以灵魂与肉体双重生命名义的裸捐,该拯救了多少垂危的、不可重来的生命?!记者的那个提问的答案,也立即从脑沟深处蹦出。

记者,记者,我请求补充回答您的提问!我对着窗前宁静而空旷的山野,几乎要喊出声来。在我有限的献血经历中,甚至在我生而有涯的余下生命历程中,我最难忘的经历,或许,就是在恩施州中心血站机采室,偶遇了那位22岁的青年小哥吧。在那里,我看见了人世间最宝贵的种子,已经在开花结果,人性善良、无私奉献的花朵即将芬芳馥郁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来源:恩施州中心血站

(责任编辑  夏青)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