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份来自《黄四姐》剧组成员的手记:
2016年还剩下最后31天,今年对于湖北省民族歌舞团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用大家的话说:“在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工作,很自豪”。今天这一篇随记,本应该在9月16日《黄四姐》获奖那一天就推送出来,然而这一路走来,感人的故事太多,我一时竟然不知从哪里讲起。作为湖北省民族歌舞团这个大家庭的一员,作为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在打了两个多月腹稿之后,决定用几个简单却打动了我的故事,带大家一起进入《黄四姐》的幕后。
第一个故事:汗水里的泪珠
故事的主人公叫邓敏,是我们团的舞蹈演员,今年24岁,是我进歌舞团最早认识的小兄弟之一。日历退回到2015年11月21日,当时我们团正在恩施大剧院全天加班准备11月24日的《黄四姐》试演,那天白天我看见一向比较活泼的邓敏情绪不是很好,在后台的时候甚至有些伤感的情绪,问其他的舞蹈演员,都只知道他家里发生了一些事情,具体什么却不清楚,晚上我给邓敏发了一条微信:“敏兄,你家里有什么事?如果需要哥帮忙的,尽管说。”邓敏回微信说:“没事,就是我爱人有一点小问题,已经全弄好了。”后来经过多方打听我才得知,邓敏身怀六甲的爱人住院了,而且孩子很有可能不保,为了不让同事担心,他一直对这个消息守口如瓶。演出在即,他只能白天参加排练,晚上再到医院陪他的爱人,虽然经过治疗,但孩子还是流产了,当大家都在担心这是否会影响到邓敏的演出时,爱人对他的理解和支持让他浑身充满动力,他用舞台上的完美舞姿无声的回答了同事们,他把心中的悲痛全部释放在了《黄四姐》的舞台上。今年《黄四姐》确定参加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之后,导演组于6月中旬再次来到团里,对《黄四姐》进行进一步打磨,而磨难也再一次降临到邓敏头上,他因为肛周炎,几乎都不能坐下,当时团领导考虑到他的身体,准备让他休息治病,但是他却不止一次的说,他能够坚持下去,在连续二十多天的排练中,他几乎没有坐过,愣是坚持了下来,一直到北京演出结束。演出结束我在台上摄像记录下他们谢幕后的一刻,看到了邓敏满脸的汗水,而眼角分明噙着泪珠。
在舞台上落泪的,不仅仅有邓敏这样的年轻演员,也有黄老爹的扮演者,今年四十五岁的郑申国同志。今年七月底八月初,也就是会演前一个月左右,郑申国同志忽然感觉身体不适,却因为《黄四姐》的排练而一度耽误诊断时间,直到身体极度不适才到医院检查,检查结果为肾上腺肿瘤,需要做手术,在做手术的前几天,由于台词大量变动,他全身插满了诊疗器械坚持在排练现场,在医院做手术后刚一出院,还没完全恢复就返回排练舞台,与所有演职人员一起尽心磨戏,还为其他角色演员讲解台词处理技巧。
年轻的舞蹈演员孙达:在婚礼前一天在《黄四姐》的排练场,婚礼后第二天就又出现在了《黄四姐》的排练舞台;演艺科科长刘佳和舞蹈演员赵静本来已经拟定2015年国庆期间举办婚礼,为了《黄四姐》的排练,二人将婚期推后了整整一年,直到今年国庆期间,他们才办了这个迟来的婚礼;舞蹈演员翁长杰,她五岁的女儿没人照顾,排练期间,每次都是同事或者同事的家属帮她把小孩接回排练剧场,女儿就在后台看着妈妈演出,直到妈妈排练结束;舞蹈演员谭威、张奎、万峰、魏䦅铭、冯霜等等等等,几乎所有人都在《黄四姐》排练期间受过伤,同事们买来老冰棒当冰袋,简单的处理后继续返回舞台;舞蹈演员李京的爷爷去世,因为演出任务,他却没能送爷爷最后一程……
第二个故事:打着电话的争吵
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所有演职人员的压力,最大莫过于两大主演张明霞和蔡呈。两人头上也有着无数的光环:张明霞是中央电视台第十三届青歌赛原生态金奖获得者;蔡呈是中央电视台首届“争奇斗艳”冠军,有“土家歌王”之称。他们有一副好嗓子,却没有任何表演经验,正因为如此,湖北省文联和导演组起初准备全国遴选年轻当红歌手来饰演“黄四姐”和“货郎”,并没有想到过用张明霞和蔡呈来担纲主演。但是他们不言放弃,就算是已经确定出演的两大主演到团里进行排练了,他们二人依然每天熟悉唱段,对诵台词,交流经验。
已经三十多岁的张明霞,在接到备选“黄四姐”一角的时候,用她自己的话说,“都胖得没有人形了”,她担心自己的身材不如年轻那般婀娜,表演不如少女那般自如,声音没有以前那般动听……即便这么多顾虑,她也没有退缩,从2015年7月起,她就开始为了完成好“黄四姐”而准备着,每天早上清晨自己练声、一上班就跟随副团长杨芳练形体,到今年八月,她体重减了20多斤,而代价就是几乎一年没有吃过米饭……
另一主演蔡呈熟悉恩施民歌唱法,对音乐总监方石老师提出的原生态加通俗的唱法很不适应,加上音乐剧又是现场对白演唱,一度时期以来,蔡呈在失眠的煎熬中度过,每天半夜两三点了还睡不着,每天早上五点多却总是会早早醒来,反正睡不着又醒得早,他就干脆把自己关在洗手间里,对着镜子演唱……
正所谓“有心人,天不负”,二人的付出得到了回报,去年国庆期间,所有角色演员到武汉进行《黄四姐》音乐录制,二人在录音棚里的完美表现让省文联的领导、专家和导演组连称“惊艳”,张明霞、蔡呈也因此由备用主演变成了完全主演,从恩施到武汉、再到北京,二人的表现征服了专家、震撼了观众……
虽然二人一起共事多年,平时以姐弟相称,私交甚好,然而他们的磨合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顺利。《黄四姐》中有大多数唱段和表演需要二人配合,对角色的理解、对唱法的拿捏,二人难免有不同的理解,加上今年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黄四姐》是唯一一台代表湖北参演的剧目,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他们二人身上,在今年八月的一天,两人因为沟通问题,竟然打着电话大吵了一架,但时当第二天排练的时候,彼此一个对视,所有的不快都埋在了昨天,一遍又一遍的磨合,就连在食堂吃饭他们都会讨论怎么去呈现一个动作、一个表情……
在今年北京演出之前,蔡呈的失眠加感冒,着实让所有人捏了一把汗,临上场之前,他还在做雾化,但是他一句:“放心,有哈数”,给了所有人一颗定心丸。
2016年9月7日的演出是评委场,也是《黄四姐》参演至关重要的一场,当天晚上在两位主演的带动下,舞台上演员们嗨了,那绝对是《黄四姐》所有演出最完美的一场,演出结束后,严苛的评委们起立鼓掌,现场的观众久久不愿离去,甚至有外国观众“粗鲁”的从舞台上扯下“黄四姐”和“货郎”求合影。一位七十多岁的北京老爷子特意挤到前台,双手伸出大拇指向台上的演员点赞致敬,他充满激情的说:“你们太棒了,今天我太高兴了,你们完美演绎了我们中华民族一家亲、勤劳奋进团结情的动人场景,有这样的民族精神,我们的中国梦就像你们剧中的彩虹梦一样,一定能够实现!”老爷子的一番演讲,引起了在场观众的强烈共鸣,掌声再一次在天桥剧场响起。这一刻,我看到除了台上的演员外,台下的燕团、杨团等团领导和朱政、何英、刘佳、陈娜等幕后工作人员,还有随行的文体局文艺科李健姐姐也是激动得热泪盈眶……
第三个故事:一封写给家人的致歉信
2015年9月15日正是传统佳节中秋节,这天,我们团的微信公众号上推送了一个演员写给家人的致歉信,信中这样写道:“爸爸妈妈,我知道您在一天天盼望着中秋和国庆长假,希望我能回来与您一起吃一块月饼、一起聊聊我的工作、一起说说我的成长故事……可是,今年的这个假期,我要让您失望了——我将奋斗在《黄四姐》的排练舞台,再过两个月,我相信您会为我骄傲,您也一定会理解和支持我。”
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是2015年9月初启排的,主创团队是省演艺集团、省舞蹈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的专家,他们抽出时间来到恩施,所以那段时间的双休、中秋节、国庆长假,连续四十多天,我们团的演员没放一天假,他们早上八点半上班,晚上十点才收工,这让省文联的刘永泽主席、省里的专家和主创团队对湖北省民族歌舞团刮目相看。
今年六月底,导演组再一次进驻我们团,开始会演版的排练,我们团的演员们又是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休息。尤其是7月20日至23日,受特大暴雨及雷击影响,我们团配电柜损坏导致民族大剧院停电,为了不耽误排练,演职人员冒着三十五度以上的高温,在大厅进行排练,好几个演员因此中暑,却没有一个人请假,依然坚持排练。
演员们努力却有机会在舞台上尽情绽放,而幕后人员的付出或许只有自己知道。团领导和所有演职人员一起坐普通的火车,在火车上和大家一起泡方便面,吃得有滋有味;负责后勤协调的是我们团的办公室主任田超同志,五十多岁了,身体一直不好,前几年还做过大手术,他却尽心尽力的安排着所有人的生活;后勤和材料组的向莉莉已有五六个月的身孕,她却每天极为细心的做着各项后勤工作,还要时不时准备各种各样临时需要的材料,来回往返于驻地和剧场,从没叫过一声苦;负责团里宣传的陈刚,为了让恩施的父老乡亲早点感受到演出的盛况,在演出刚一结束就返回住地开始赶稿;九月五日退休却一样服务会演的吴汉荣老师,五十多岁的肖波、李家林、罗千英等老师,他们和舞美组年轻的同事们一起通宵装舞台、推道具,甚至还有老师在上下道具的时候受过伤……
演出结束时,所有的在场的人员为《黄四姐》的精彩表演鼓掌。
原标题:“四姐”歌声美 幕后“泪水”多
来源:湖北省民族歌舞团 通讯员 张世涛 陈刚 摄
(责任编辑 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