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记者从宣恩县改革办获悉,日前,恩施州改革办以《明确责任担当,强化行业参与,合力推进精准脱贫》为题,专题推介宣恩县用改革创新的办法推进精准脱贫的典型经验作法。
据了解,宣恩县委、县政府在带领全县上下把精准脱贫当作第一民生工程,以第一工作力度推进第一民生工程,建立双考机制,明确行业扶贫责任主体的同时,完善参与机制,创新验收机制,以此确保行业扶贫落实生效,强化脱贫出列行业把关,使全县呈现出贫困户精准脱贫与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今年以来,宣恩县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动新常态下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的引擎,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扎实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项改革成效初步凸显,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态势。
为扎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县委常委会两次专题研究改革工作,同意设立改革促进资金,将改革工作纳入年度综合目标考核范畴,同时对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调整,设立改革专项领导小组办公室,并要求各乡镇和县直各单位明确分管领导和具体工作人员。同时,在对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再部署、再强调,对“三去一降一补”等改革项目进行专题研究,形成了“领导抓、抓领导”良好态势的基础上,对2016年应实施的113个改革项目从项目来源、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参与单位、结项时间、结项要求等方面进行细化,推进改革工作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有的放矢,并要求各牵头单位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对接,广泛调研、认真研究房地产去库存、易地扶贫搬迁等重大改革项目,把握好节奏,找准突破口,坚持做到积极但不激进、主动而不盲动。
此外,宣恩县在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建六个方面全面推进各项改革的同时,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突出发展和民生两大主题,通过在椒园镇黄坪村探索的金融扶贫模式、在李家河镇金陵寨村等地探索“四跟四走”(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穷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产业共建共享脱贫致富模式、在万寨乡伍家台村等地探索产业整合发展等一系列改革工作,实现以点带面、连点成线、扩线成面,确保把点上的“盆景”变成面上的“风景”。
据了解,目前,宣恩县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持续精准发力,各项工作进展顺利,113个改革项目均在稳步推进中。同时,州改革办对宣恩县的金融扶贫、土地流转、“六城”同创、对外开放等方面的改革创新做法予以推介。
来源:中国宣恩网 记者 罗程 通讯员 熊茂平 陈威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