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父辈长征路 ——红六军团后代瞻仰咸丰忠堡大捷烈士陵园侧记

2016-11-28 11:22  

“我看到我爸的名字了,你们对革命先烈这么重视,真是做得太好了。”11月24日,咸丰县忠堡大捷纪念碑前,看到父亲“罗章”的名字工整地镌刻在纪念碑上,原红六军团保卫局局长、新疆军区军事法院院长罗章之女罗晓路十分激动,连忙让随行人员为她与父亲的名字“合影”留念。

当天,来自全国各地的29位红六军团后代聚集咸丰忠堡,瞻仰忠堡大捷纪念碑和烈士陵园,敬献花篮,鞠躬致意,追寻先辈的足音,踏访烽烟的印迹。

“父亲在世的话,今年应是110岁了。”年过古稀的罗晓路退休前是新华社著名记者,曾在香港《大公报》任职,“父亲在世的时候,都在忙各自的工作,对那段历史关注得不够,现在退休了,我们要重走长征路,感受父辈艰辛,传承红军精神。”

据文献资料记载,一九三五年六月,红二、六军团在贺龙、任弼时、关向应、肖克的领导下,在忠堡打了一个以少胜多的伏击战,消灭敌人4000多人,活捉敌四十一师师长张振汉。这次战役的胜利,对策应中央红军长征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被收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史》一书。

咸丰县投资1000余万元对“忠堡大捷纪念碑”进行修缮,并建起了烈士陵园。曾经在咸丰战斗过、后来成为共和国元帅、上将、中将、少将的有100多人,当地政府将他们的名字刻录在纪念碑上,并将他们的大幅照片悬挂在纪念碑旁边的忠堡大捷作战指挥部旧址,供人瞻仰。

“这是我的父亲袁意奋,我的爷爷袁任远当年是红六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他俩都是红军,共同走完两万五千里长征。”在忠堡大捷指挥部旧址的木房子里面,原红六军团政治部副主任、中纪委副书记袁任远之孙袁海俊,指着袁意奋的照片说。

在忠堡大捷作战指挥部旧址文物陈列室,红六军团原17师49团1连连长、原甘肃省军区副司令员兼警备区司令员谢松柏之女谢常青,将一幅惟妙惟肖的剪纸作品《毛主席头像》交给咸丰县文物局负责人,“这幅毛主席头像,是我的母亲、95岁高龄的老红军苏正明亲手制作的剪纸作品,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敬仰,同时也教育年轻一代要不忘先辈的丰功伟绩。”

苍松翠柏映衬下,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汉生题写碑名的忠堡大捷纪念碑显得格外高大肃穆。据红六军团原直属政治部主任、原中共中央组织部副部长曾涤之子曾豹介绍,红六军团后代重走长征路活动为期12天,11月19日从湖南省张家界市永定区出发,途经桑植、慈利、永顺、龙山、来凤、咸丰、酉阳、怀化等红色地区,沿着先辈的脚步重走长征路,牢记父辈初心,紧跟党中央在新的长征路上奋勇前进。

来源:恩施日报 见习记者 李维君 

(责任编辑 罗茜)

相关阅读

0 条评论
来说两句吧。。。
最新
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