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我来自农村,是农民的儿子,能为农民兄弟做点事,让他们生活得好些,自己苦些累些也值得!”11月12日,见到卜政安时,他正在来凤县漫水乡龟塘村与3名州政府办公室人员说道。
去年9月7日,恩施州政府机关党组决定卜政安接任州政府办公室驻来凤县漫水乡龟塘村精准扶贫工作兼龟塘村第一书记。身为州政府办二级单位清江宾馆总经理的老卜二话没说,安排好单位工作,第二天就带着两名驻村工作队员赶到龟塘村。
来到扶贫点,老卜第一步是调查民情民意,问计于村里的党员和村民。通过三天走访,老卜了解到,龟塘村贫穷的根源是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缺乏支柱产业,村级经济是空壳,百姓地里没收入。
面对龟塘村贫穷现状,如何摆脱贫困?性子本来就急的老卜更是急得“双脚跳”。那几天,本来就患有严重糖尿病的老卜空腹血糖值高达10毫摩尔/升。可老卜根本顾不上这些,脑中全是帮助龟塘村制定产业发展计划的事,实在不舒服了,就利用吃中饭的时间喝一勺自制的马齿苋精粉,晚上回寝室后再打一针胰岛素。
在广泛收集了村民的意见后,老卜迅速将龟塘村的贫困现状、致贫原因和扶贫措施向州政府办公室领导作了汇报,并拟定了龟塘村精准扶贫方案,第一步是发展藤茶产业和黄牛、生猪等养殖,使149户精准识别贫困户脱贫;第二步是搞好国土整治、河道治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宽带进村”等信息化建设,壮大龟塘村级经济,实现整村脱贫。
州政府办公室领导考虑到老卜年近六旬,又患有糖尿病、眼疾飞蚊症,晚上住在龟塘村不方便,同意驻村工作队晚上住在县城,每天早出晚归。可老卜觉得每天来回花上两个多钟头时间不划算,主动要求把扶贫工作队驻地从县城搬到村里,租住在农户家中,真正与群众打成一片。每天自己做饭,不给村民添任何麻烦。
“开始我们对租住在农户家中有些意见,可看到身患多病的老卜每天不知疲倦地穿梭在农户家中,讲解扶贫政策,解答村民疑惑,我们都感动了,自觉吃住在村里。”说起老卜的扶贫情怀,州政府办公室驻龟塘村工作人员发出这样的感慨。
二
强基础、兴产业、精准帮扶不落一人,这是州委副书记、州长刘芳震两次到龟塘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作出的指示。龟塘村是州长刘芳震的精准扶贫工作联系点,作为扶贫工作队第一党支部书记,老卜心里压力比谁都大。为了跑产业发展项目,他与漫水乡乡长向峰一天进来凤县城走访8个职能局。为了寻求项目支持,他跑完县城跑州城,利用回州城空隙时间先后走访了州发改委、州文体新广局、州畜牧局、州中心医院等10多个单位,顺利争取到长达20公里的村组公路建设项目、村文体设施建设项目、牛场改扩建项目和可满足龟塘村350户村民使用的8芯光缆宽带项目。
去冬今春,卜政安带领驻村扶贫工作队多次到来凤县三胡、大河藤茶产业基地考察,并将大河镇藤茶专业合作社引进到龟塘村投资藤茶产业,如今龟塘村已发展藤茶1200亩。
建档贫困户、64岁的村民杨万厚在龟塘村藤茶专业合作社打工,每天可挣七八十元钱。他逢人就夸老卜,如果不是扶贫工作队帮助村里发展藤茶,自己的日子哪会像现在这样好过。
原来,去年冬天,老卜来到杨万厚家,动员他把自家的2.3亩田土流转给村藤茶专业合作社种藤茶。开始,老杨不同意毁田种茶,怕藤茶不好卖,以后生活都困难。老卜没有灰心,接连几天到老杨家做工作,并给老杨细算经济账,每亩土地流转出去每年有300元租金,在合作社务工每天有70元劳务费,一年下来的收入远远高于种包谷红苕。听老卜一算账,老杨将信将疑地把自己的2亩多田土流转给了村藤茶专业合作社。
今年以来,老杨明显感到手头宽绰多了, 拿到了690元的土地流转租金,自己和老伴在村藤茶专业合作社务工,俩人每天可以得140元工资,采摘鲜叶时节,俩人每天可挣200元工资。今年仅半年时间,老杨一家就在村藤茶专业合作社挣了9000多元钱。像老杨家这样,在村藤茶专业合作社务工的农民还有很多。据统计,今年在村藤茶专业合作社务工的村民拿到17万多元的工资。
三
按照强基础、兴产业、促脱贫的扶贫思路,老卜又瞄准龟塘村丰富的山草资源,将发展黄牛、生猪作为推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长远产业,并动员村里凡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每家养1头牛、2至5头生猪。目前,全村已吸收了40户贫困户加入黄牛养殖专业合作社。
在老卜的带领下,龟塘村的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今年,该村集体经济仅藤茶一项就可收入7万余元,加上50千瓦光伏发电项目的投产,龟塘村今年可实现村级经济总收入13万多元。
伴随着特色产业的发展,龟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得到了根本性改变。短短一年时间,建成了8座村到组的便民桥,村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文体中心已全面建成;18.5公里的村组公路硬化工程完成了12.5公里,村卫生室、村老年活动室和39户贫困户集中安置等便民工程正在紧张地建设中,所有在建项目有望年底全部竣工。
来源:来凤新闻网 记者 向相辉 通讯员 刘梦
(责任编辑 罗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