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硒矿石
7月13日,恩施市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二期)项目(湖北省“金土地”工程之一)评审会在恩施市召开。
△湖北恩施市渔溏坝硒矿床为-分散元素独立矿床,图中为在该矿发现的自然硒
会议报告显示,恩施市沐抚办事处和新塘乡硒资源极为丰富,沐抚办事处97%的面积、新塘乡87%的面积为富硒土壤分布区,区内大量的岩石、土壤、泉水及农作物天然富硒。
△富硒茶
调查区内除原有的渔塘坝独立硒矿床外,此次调查还发现:
-
3条硒肥用硒矿化带(新塘2条,沐抚1条);
-
同时,两个乡镇均有较好的天然富硒矿泉水勘探潜力,沐抚办事处云龙河采集的3件水样硒含量均值达到富硒矿泉水标准,高台、木贡、大庙等村泉水硒含量普遍较高,新塘乡渔塘坝硒矿区泉水中硒含量更高;
-
沐抚办事处茶叶、大山顶村萝卜、双河一带白菜及土豆等样品硒含量均值都达到相关富硒农作物标准,属于天然富硒农产品。
△特色立体农业——利川南坪烟叶基地
△在首届硒产品博览会上,一位来自外地的客商正在品尝恩施玉露富硒茶。近年来,恩施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富硒产业,以富硒茶叶为代表的一大批富硒农产品畅销国内外。
△质检所工作人员正在利用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硒产品中的硒含量
0.88公里硒矿床,得天独厚,被誉为“世界硒都”!恩施州拥有世界最大的硒矿藏。继年初确立打造“世界硒谷”的发展目标后,4月23日,恩施州硒产业协会正式成立。州内外158家硒产品企业将抱团闯天下,以产业链建设思维推进硒产业发展。
硒,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通过动植物转化,极易被人体吸收,是人体必需的常量矿物质营养素,对提高免疫力和预防癌症非常重要。因为全世界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属于缺硒地区,硒产业成为近些年国内外硒产地大力发展的热门产业。
目前,恩施州已探明硒矿储量50亿吨,绝大多数集中在恩施市新塘乡0.88公里长的硒矿床。这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唯一独立硒矿床所在地,是国内外天然生物硒资源最富集的地区。2011年,第十四届国际人与动物微量元素大会硒资源开发利用研讨会上,恩施被授予“世界硒都”称号。
NEWS
﹀
﹀
﹀
近日,湖北省地质调查院提交了巴东县野三关镇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报告,报告指出,该院在野三关镇发现了8.4公里硒矿石带和占全镇总面积60%以上的富硒土壤区……
富硒土壤
▼
喜事儿呀!这意味着恩施又新添了一世界重大发现呀!!!
-
自2014年以来,州委、州政府将硒产业作为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将硒资源普查工作作为先导工程,投入300万元专项经费,完成了全州1:50万土壤含硒量战略调查,发现全州有富硒土壤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同时,积极争取省国土资源厅“金土地”项目,已完成4个项目,共0.2万平方公里。
-
野三关镇“金土地”项目于2015年启动实施,今年5月全面完成1:50000和部分1:10000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发现矿石储量约900万吨、硒金属量约1200吨的硒矿区和麻沙坪—黄连坪、高阳寨—大甘坪、冉家村—张家村三大富硒土壤带。富硒地块相对集中,分布比较均匀,主要农作物重金属均未超标,湖北省地质调查院建议在这些区域建设富硒产业园区。
野三关硒矿石带的发现,会不会意味着鱼塘坝“全球唯一独立的硒矿床”的结论将被改写?
↓↓
-
1987年,湖北省地质部门在恩施新塘的渔塘坝探明硒矿床,改写了学术界“硒不能独立成矿”的结论。
-
随后,渔塘坝成为全球唯一独立的硒矿床所在地,恩施籍此获得“世界硒都”荣誉称号。
△渔塘坝的硒矿床
-
野三关镇发现8.4公里硒矿石带的消息,是否会改写鱼塘坝“全球唯一独立的硒矿床”的结论?答案目前还不得而知。
-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恩施全州硒资源普查的深入推进,硒矿、硒矿泉水、富硒土壤资源分布情况将愈发清晰,全州硒资源保护和硒产业发展将具有更广宽的前景。
-
硒是一种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四周期VI A族,是一种非金属。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
在“世界硒都”——恩施,这种硒资源相对丰富和集中,属于高硒区。地质探明硒矿床处于恩施市新塘乡双河向斜北西翼的中段,主矿床呈板块状结构。核心矿区范围长6千米,宽1.5千米,面积0.88平方公里,含硒量均值3637.5mg/kg,含硒品位为230-6300mg/kg,硒矿储量达50多亿吨,探明具有工业开采价值的硒金属(工业纯硒)45.699吨,渔塘坝岩石中硒的含量最高达6300mg/kg,是国外已发现最高含硒岩石的11倍,改写了 “硒不能形成独立工业矿床”的学术界论断,恩施市新塘乡双河渔塘坝的硒矿成为迄今为止“世界罕见和唯一独立工业硒矿床”所在地,填补了全球无独立硒矿床的空白
来源/硒博会组委会、恩施地质大队、湖北日报、恩施晚报、网络
通讯员/李明龙
本期责编/孙跃
本文编辑/吴梅鲜、孙跃